
(1) [garrulous and sharp-tongued] 指說話愛絮叨并且尖酸刻薄,令人厭惡
恐怕大抵要以為這是作者貧嘴薄舌,隨意捏造,以挖苦他所不滿的人們的罷。——魯迅《花邊文學》
(2) 也說“貧嘴滑舌”
同“ 貧嘴賤舌 ”。 魯迅 《花邊文學·奇怪》:“那麼,遠處,或是将來的人,恐怕大抵要以為這是作者貧嘴薄舌,隨意捏造,以挖苦他所不滿的人們的罷。”
“貧嘴薄舌”是一個漢語成語,具有以下詳細釋義和用法:
指話多而尖酸刻薄,令人厭惡,多用于形容人言語絮叨且刻薄不厚道。其核心含義包含兩方面:一是“貧嘴”(言語冗長、愛唠叨),二是“薄舌”(言辭尖銳、不友善)。
該成語通過“貧”與“薄”的對比,生動刻畫了言語冗雜且刻薄的負面形象,使用時需注意語境和對象,避免冒犯他人。如需更多古籍用例或辨析,可參考《紅樓夢》相關章節。
《貧嘴薄舌》是一個常用的成語,用來描述說話刻薄、嘴巴不幹淨的人。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貧嘴和薄舌。
貧嘴由“貝”和“口”兩個部首組成,其中“貝”是象形字,表示財富;“口”是會意字,表示嘴巴。這個詞的基本意思是嘴巴不好。
薄舌由“艹”和“舌”兩個部首構成,其中“艹”是草字頭,表示植物;“舌”是指舌頭。這個詞的基本意思是舌頭不好,形容說話刻薄。
《貧嘴薄舌》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論語》中的一句話:“貧而無怨難,富而不驕難。”這句話後來被引申為“貧而稱述之以怨,則為貧嘴薄舌。”後人将這句話簡化為《貧嘴薄舌》,用來形容那些說話刻薄的人。
在繁體字中,“貧”和“嘴”保持不變,而“薄”變為“薄”。整體寫法為「貧嘴薄舌」。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我們可以看到《康熙字典》等古籍中對于《貧嘴薄舌》的寫法。這些寫法可能有些變化,但含義基本相同。
以下是一些關于《貧嘴薄舌》的例句:
1. 他的貧嘴薄舌總是傷害到别人的感情。
2. 别理會他,他隻是個貧嘴薄舌的人。
與《貧嘴薄舌》相關的詞語有:
近義詞:言辭尖刻、咄咄逼人
反義詞:和善、和氣、溫和
組詞:貧嘴、薄舌、貧口、刻薄、說話不留情面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