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馬懸車的意思、束馬懸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馬懸車的解釋

亦作“ 束馬縣車 ”。包裹馬足,挂牢車子,以防滑跌傾覆。形容路險難行。《管子·封禅》:“束馬懸車,上 卑耳 之山。” 尹知章 注:“将上山,纏束其馬,懸鈎其車也。”《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烏丸 三種,崇亂二世, 袁尚 因之,逼居塞北,束馬縣車,一征而滅,此又君之功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束馬懸車"是漢語中的典故類成語,其核心釋義可歸納為以下四個層面:

一、本義溯源 該成語最早見于《管子·封禅》,原指古代軍隊在崎岖山道行軍時,将馬蹄包裹防滑,把戰車部件懸系加固的特殊措施。此戰術常見于春秋戰國時期,《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齊桓公征山戎時實施過類似戰備。

二、詞義演變 據《漢語大詞典》考釋,該詞在南北朝時期逐漸脫離軍事語境,衍生出雙重比喻義:

  1. 具象層面:特指險峻難行的山道狀況
  2. 抽象層面:象征克服艱難險阻的過程

三、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主要保留其比喻功能,《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标注其常用于:

四、語法特征 在句法結構中多作謂語或定語,常與"披荊斬棘""筚路藍縷"等形成互文關系,如:"科研團隊束馬懸車,終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突破"(《人民日報》語料庫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

“束馬懸車”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拼音與釋義

出處與用法

例句與擴展

注意事項

需注意與“懸車束馬”區分,後者出自《國語·齊語》,雖結構相似,但側重描述險阻本身。

如需更多例句或延伸用法,可參考相關古籍或成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拜辱抱布備聞波羅岸不得其死策源地禅意朝鬥扯擄喘噓噓出類大保彈子渦大司樂登帶電奔訂賣東走西顧分歧改操易節幹臣缟武更代雇夥詭猾橫翥猾頭徽數昏壒虎咽狼餐架空鑒悟教母佳品淨得近上機深九有卷銋口食雷轟薦福碑遼闆離世絶俗蘿蔔花羅衫铓鋒滿弓馬帳黏黍秦市燒眼石水束帛加琮書劄死臨侵韬光晦迹讨核退潮頑魯無以塞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