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幹傾倒,樹根毀壞。比喻人年邁體衰。 元 無名氏 《度柳翠》第三折:“ 柳翠 也,隻怕你春歸人老,樹倒根摧。”
“樹倒根摧”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shù dǎo gēn cuī,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出處或例句,可參考元代雜劇《度柳翠》原文。
《樹倒根摧》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樹木倒塌,根基被摧毀。這個成語出自于中國古代文人蘇轼的詩作《赤壁賦》,形容強大勢力的覆滅和根基的徹底破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樹倒根摧”的拆分部首是木(mù)和手(shǒu)。
拆分成語的筆畫是:木(4畫),手(4畫)。
來源:
《樹倒根摧》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蘇轼的詩作《赤壁賦》中,文中描寫了東吳的崩潰和覆滅,用“樹倒根摧”來形容當時的局勢和景象。
繁體:
繁體字《樹倒根摧》:樹倒根摧。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樹倒根摧》:樹倒根摧。
例句:
在詩詞中,可以用“樹倒根摧”來形容一個人或一種勢力的覆滅和粉碎,比如《赤壁賦》中的一句:“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卻少年狂,樹倒根摧寒更淩霄。”
組詞:
有關“樹倒根摧”的相關詞彙有:“倒塌”、“破壞”、“覆滅”等。
近義詞:
與“樹倒根摧”意思相近的成語有:“根深蒂固”和“甕中之鼈”。
反義詞:
與“樹倒根摧”意思相反的成語有:“根深蒂固”和“氣勢如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