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碌軸的意思、碌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碌軸的解釋

即碌碡。 元 盧摯 《折桂令·田家》曲:“小二哥昔涎剌塔,碌軸上渰着個琵琶。”《醒世姻緣傳》第七九回:“分付已完,這牛順馴而去。那日正在打場,将他套上碌軸,他也不似往時踢跳,跟了别的牛沿場行走。”參見“ 碌碡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碌軸"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地域特色的農具名詞,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标注為名詞,讀音為"liù zhou"(輕聲),指代一種圓柱形石制農具,主要用于碾壓谷物脫粒或平整場地。該詞由"碌"(意為滾動)和"軸"(指中心轉杆)複合構成,形象體現其工作原理。

根據中國農業出版社《中國傳統農具圖鑒》記載,這種器具在北方方言區多稱"碌碡",南方部分地區稱"石磙",其構造包含青石鑿制的圓柱體及木質框架,長度約1.5-2米,直徑40-60厘米,重量可達800公斤。北京大學方言研究所的調查顯示,該詞彙主要保留于河北、山西等地的農耕口語中,隨着機械化普及,現代年輕人使用頻率已明顯降低。

從漢字演變角度考察,《說文解字》中"碌"字本義為"石多貌",後引申為滾動碾壓的勞作狀态;"軸"在《爾雅》中釋為"持輪者",二者組合準确描述了該農具通過軸心轉動實現碾壓功能的工作特性。這種命名方式符合漢語造詞法中"動賓複合"與"功能指代"的雙重規律。

網絡擴展解釋

“碌軸”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碌軸(拼音:lù zhóu)指一種傳統農具,又稱“碌碡”,主要用于碾壓谷物(如豆、麥)脫粒或平整場院。其主體為石制圓柱體,中間略粗、兩端略細,可通過牲畜牽引滾動工作。

二、構造與用途

  1. 材質與形态:石制滾碾,形似圓柱,表面常有溝槽以增強碾壓效果。
  2. 功能場景:常見于中國北方農村(如河北、山東、山西等地),用于打谷場脫粒、壓碎稭稈或壓實土地。

三、文學例證

元代盧摯《折桂令·田家》中描述:“碌軸上渰著個琵琶”,此處“碌軸”即指農具,側面反映古代農耕場景。

四、方言别稱

部分地區稱其為“石磙”“石碾”,屬同一類農具的不同名稱。

五、其他解釋

個别資料提到“碌軸”可形容“事情順利”(如、5),但此用法未被權威詞典廣泛收錄,可能為地方性引申義或誤傳,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提示:如需了解更詳細的農具演變或方言差異,可參考《漢語大詞典》及地方農耕文化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貝檻便箋兵舍駁運觇報丑拙大悲咒丹陸得出典蒙風澤符冊狗氣勾卻皓齒明眸黑煞後事環論虺隤交忿矯拂燋頭爛額節度晉鼎金盞菊譏評考古科蟲體誇奬匡複連二并三離職論空門迳沵沵敏決迷竅暖兜叛違擗撥樵鼓竊奪侵晩散離砂包舌簧省愆居時和歲豐順幼食官令邃初同心藕僞道猬集巍然不動揾食無舌夏服閑接稅錫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