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喪的意思、守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喪的解釋

[keep vigil beside the coffin] 守靈

詳細解釋

守服喪事。《後漢書·李固傳》:“ 固 弟子 汝南 郭亮 ……詣闕上書,乞收 固 屍,不許,因往臨哭,陳辭於前,遂守喪不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守喪”是中國古代喪葬文化中的重要習俗,指在親人去世後,家屬通過特定的禮儀和行為表達哀悼與孝道。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守喪即守靈與服喪的結合,指家屬在逝者遺體旁守候(守靈),并在一定時期内遵循喪禮規範(服喪),以表哀思。這一行為體現了生者對逝者的尊重和懷念。

2.時間與規範

3.文化意義

守喪被視為孝道的重要表現,通過自我約束的行為傳遞對逝者的崇敬與不舍。如《後漢書》記載,郭亮為老師李固守喪不去的典故,即彰顯了這一精神。

4.現代演變

當代社會簡化了守喪儀式,但仍保留核心哀悼形式,如短期停靈、佩戴黑紗等。部分傳統家庭可能延續服喪期禁忌,但時間大幅縮短。

參考典籍

《初刻拍案驚奇》《紅樓夢》等古典文學中均有守喪情節,可作為文化研究的例證。

如需更全面信息,可查閱漢典、古籍原文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守喪

守喪是指在家人去世之後,為了表達對逝者的哀悼和懷念,家屬在一定的時間内進行的各種喪禮活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守喪的拆分部首是宀和人,分别表示"宀"作為建築物的意思,以及"人"表示與人相關的活動。整個詞的拼音是shǒu sāng。拆分的筆畫是宀(寶蓋)+丶(點)+一(橫)+一(橫)+人。總共有5個筆畫。

來源

守喪作為一個詞語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國。在古時候,人們對家庭的重要成員去世時會進行一段時間的喪禮,以示對逝者的尊敬和哀悼。這個傳統一直延續至今。

繁體

守喪是守喪在繁體字中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人們寫守喪時,使用的是類似"宀"和"人"的簡單寫法,與現代漢字略有差異。

例句

1. 他母親去世後,他堅定地守喪了一個月。

2. 我們要尊重各民族對守喪的傳統習俗。

組詞

守喪禮、守喪期、守喪習俗、守喪家人

近義詞

守孝、淨喪

反義詞

解喪、喪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