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評定名次。 宋 張先 《感皇恩》詞:“第名天陛首 平津 ;東堂桂,重占一枝春。”按, 平津 乃 漢 公孫弘 封侯名,以對策名列第一。
(2).列上名字。謂科舉中式。 宋 葉適 《孫永叔墓志銘》:“君負其能,踏省門五六,然終不得第名於進士,髮謝齒落,遂至槁死,知者皆為君歉惜。”
“第名”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指在考試或競賽中确定排名順序。例如宋代張先的詞《感皇恩》提到“第名天陛首平津”,引用了漢代公孫弘因對策第一而封侯的典故。唐代白居易的詩句“擢第名方立”也體現了這一含義。
指通過科舉考試并名列榜單,即獲得功名。宋代葉適在《孫永叔墓志銘》中寫道“終不得第名於進士”,描述科舉落第的遺憾。唐代賈島的詩句“聯翩曾數舉,昨登高第名”則反映了科舉及第的榮耀。
“第”在古漢語中與科舉緊密相關,如“及第”表示考中,“落第”指未中選。
《第名》是一個漢字詞語,廣泛使用于漢語中,它的意思是“排名第幾的名字”。通常用于問詢或描述某人或某物的次序或名次。
《第名》的部首是“白”字旁,由三個筆畫組成。
《第名》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它的繁體字形為“第名”。傳統的繁體字形在現代漢字書寫中并不常見,大多使用簡化字形。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第名》可以按照音旁形狀來寫作“弟名”,以表示相同的意思。
1. 請問你的名字是第幾名?
2. 這個團隊的隊長是第一名。
3. 他在班級中的成績一直名列第名。
組詞:名次、排名、號位。
近義詞:次序、排序、等級。
反義詞:最後、末名、倒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