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第名的意思、第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第名的解釋

(1).評定名次。 宋 張先 《感皇恩》詞:“第名天陛首 平津 ;東堂桂,重占一枝春。”按, 平津 乃 漢 公孫弘 封侯名,以對策名列第一。

(2).列上名字。謂科舉中式。 宋 葉適 《孫永叔墓志銘》:“君負其能,踏省門五六,然終不得第名於進士,髮謝齒落,遂至槁死,知者皆為君歉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第名"是漢語中由"第"和"名"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在《漢語大詞典》中解釋為"評定名次"的意思。該詞由兩個核心語素構成:

  1. 第:在古漢語中具有"次序排列"的義項,《說文解字》載:"第,次也",指按等級編排的序列。《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補充其引申義為"科舉考試的等級",如"及第""落第"等用法。

  2. 名:甲骨文作"夕口"會意,本指事物稱謂,《玉篇》釋為"號也"。引申為"聲譽""位次",《論語》"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即用此義。二者結合後,"第名"特指通過評比确定序列的命名過程。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科舉制度,如清代《制義科瑣記》載:"會試第名既定,乃擇吉日揭榜",指确定進士排名的官方程式。現代漢語中保留其"排名次第"的核心語義,常見于學術評比、競賽排序等正式場景。

主要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第名”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1.評定名次

指在考試或競賽中确定排名順序。例如宋代張先的詞《感皇恩》提到“第名天陛首平津”,引用了漢代公孫弘因對策第一而封侯的典故。唐代白居易的詩句“擢第名方立”也體現了這一含義。


2.科舉中式

指通過科舉考試并名列榜單,即獲得功名。宋代葉適在《孫永叔墓志銘》中寫道“終不得第名於進士”,描述科舉落第的遺憾。唐代賈島的詩句“聯翩曾數舉,昨登高第名”則反映了科舉及第的榮耀。


用法示例

補充說明

“第”在古漢語中與科舉緊密相關,如“及第”表示考中,“落第”指未中選。

别人正在浏覽...

繃帶逼削不齒不亦善夫刬舊謀新鈔書胥沉謀重慮抽演出空盜囊弟息蹲足馮翊幹父高棉共同訴訟關東平原官號鳏魚渴鳳過五關恍恍速速黃芽白花椰菜狐鳴篝中甲藏用蹇鄂匠心獨運獎挹角質金屋寵九筵巨公樂呵列氏溫标龍辇履行賣青馬可·波羅門眉妙指名片盤田屏帳歉年青蜓秋課曲直讓價揉錯銳氣喪魄生盤子實成石枏水流花謝送斷蒐集隨珠彈雀騰布無所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