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monish] 規勸教誨
規勸開導。《左傳·襄公十四年》:“史為書,瞽為詩,工誦箴諫,大夫規誨,士傳言,庶人謗,商旅于市,百工獻藝。” 杜預 注:“規正諫誨其君。”《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今既分張,言集無日,無由復得動相規誨,宜深自砥礪,思而後行。” 唐 劉知幾 《史通·言官建置》:“夫彤管者,女史記事規誨之所執也。” 清 吳偉業 《送何省齋》詩:“太息行路難,殷勤進規誨。”
“規誨”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guī huì,其核心含義是通過法度和規矩進行教導、規勸與教誨。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該詞由“規”和“誨”組成:
用法與語境
與近義詞的差異
相較于“教導”“教誨”,“規誨”更突出遵循規範的勸誡,隱含糾正或引導他人遵守規則的意圖。例如:“工誦箴谏,大夫規誨”體現了不同身份者以不同方式進谏的層次()。
例句參考
“規誨”是一種結合規範與教育的勸誡行為,既有制度約束,又有引導勸勉的意味,常見于強調秩序與教化的語境中。
《規誨》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教訓、教導、教訓規勸。
《規誨》由部首“言”和“讠”組成,其中“言”是主要的部首,表示與語言相關的意義。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
《規誨》的簡體字源自于繁體字“規誨”(guī huì),其中“規”表示規則、規範,“誨”表示教導、教誨。
在古時候,漢字《規誨》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保留了現代漢字的形态。由于古代書寫形式的變化,相對現代漢字來說,古時候《規誨》的書寫可能更加繁雜。
1. 他給學生寫了一封長篇信,其中包含了很多規誨和教導。
2. 這個故事告誡我們要從失敗中汲取規誨,不斷努力向前。
1. 規範
2. 誨人不倦
3. 教導
1. 教導
2. 教訓
3. 教誨
1. 寬容
2. 寬和
3. 赦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