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受福。語本《詩·小雅·信南山》:“曾孫壽考,受天之祜。”《金史·樂志上》:“無疆維烈,天子受祜。”
“受祜”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受祜(shòu hù)意為“接受福佑”,特指受到上天或神靈的賜福。該詞源自《詩經·小雅·信南山》中的“曾孫壽考,受天之祜”,後亦見于《金史·樂志上》的“無疆維烈,天子受祜”。
經典出處
語境特點
該詞多出現在祭祀、頌揚類文獻中,帶有莊重、文雅的色彩,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詩經》原文或《金史》相關章節。
受祜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受到神聖的祝福和庇佑。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受(部首:又;筆畫:8)
祜(部首:示;筆畫:11)
來源:
《受祜》一詞最早出現于《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字面意義是“獲得祝福”,形容人或事物得到神靈保佑或庇護,享受好運和吉利的待遇。
繁體:
《受祜》的繁體字是「受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有時候字形可能有所變化。但是「受祜」這個詞的古漢字寫法與現代相似且一緻。受的古代寫法為「受」,祜的古代寫法為「祜」。
例句:
1. 他常常積善行德,因此從小就受到諸神的祜佑。
2. 這座古老的寺廟座落在山間,每年吸引着無數的信徒前來受祜。
組詞:
1. 受益:獲得好處或利益。
2. 祝福:向他人祈求或賜予美好願望,希望其獲得好運和幸福。
3. 庇佑:神明的保護和庇護。
近義詞:
1. 受恩:得到他人的恩惠或寬容。
2. 受德:受到他人的恩德或恩澤。
反義詞:
1. 受禍:遭遇災禍或不幸。
2. 受咎:受到責備或懲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