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受祜的意思、受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受祜的解釋

猶受福。語本《詩·小雅·信南山》:“曾孫壽考,受天之祜。”《金史·樂志上》:“無疆維烈,天子受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受祜是漢語中的古典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承受福佑”或“得到上天賜予的福祉”。以下從詞典釋義、典籍用例及字源角度詳細解析:


一、詞典釋義

  1. 基本定義

    “受祜”由“受”(接受)與“祜”(福)複合而成,字面意為“承受福分”。《漢語大詞典》明确釋義為“受福;承受天賜之福”,強調其被動性——福祉源于天授或神賜,而非人力所求。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古注佐證

    漢代《爾雅·釋诂》将“祜”釋為“福也”,清代郝懿行《爾雅義疏》進一步指出:“祜為大福,受祜即受大福。”此解點明“祜”非尋常福澤,而是深厚、宏大的天佑。

    來源:《爾雅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二、典籍用例分析

  1. 《詩經》中的經典用例

    《小雅·信南山》載:“曾孫壽考,受祜于天。”此句描述周王後代因德行配天,故得天命福佑。注疏家鄭玄釋:“祜,福也。受天之大福。”印證“受祜”與天命、德行的關聯性。

    來源:《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本。

  2. 禮儀文獻中的神聖性

    《儀禮·士冠禮》載祝辭:“眉壽萬年,受祜于天。”此處“受祜”用于冠禮儀式,寄托對受禮者終生承天庇佑的祈願,凸顯其儀式語境中的莊重性。

    來源:《儀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三、字源與構詞解析

  1. “祜”的本義

    《說文解字》釋“祜”為“上諱”,段玉裁注考訂為“福也”,并強調“祜”專指“大福、神佑”,與泛稱的“福”形成語義層級差異。

    來源:《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中華書局。

  2. 複合詞的文化意涵

    “受祜”屬“動賓+于天”結構,暗含“天-人”授受關系。先秦文獻中此類詞彙(如“受命”“受釐”)多用于君主或神聖場合,反映古人将福祉歸于天命的宇宙觀。

    來源: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


四、現代使用與語義流變

現代漢語中,“受祜”因語境古典而罕用,多見于研究文獻或仿古創作。其語義核心仍保留“承天福佑”之意,但宗教色彩弱化,更側重“獲得深厚福澤”的象征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

“受祜”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受祜(shòu hù)意為“接受福佑”,特指受到上天或神靈的賜福。該詞源自《詩經·小雅·信南山》中的“曾孫壽考,受天之祜”,後亦見于《金史·樂志上》的“無疆維烈,天子受祜”。

二、出處與用法

  1. 經典出處

    • 《詩經》中的原句強調子孫長壽與天賜福澤,多用于祝頌場合。
    • 《金史》則将其用于歌頌帝王的功業與福運。
  2. 語境特點
    該詞多出現在祭祀、頌揚類文獻中,帶有莊重、文雅的色彩,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

三、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詩經》原文或《金史》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班剝便殿冰蟲畢雨箕風不佞鈔币潮田抽陀螺初涼蠢驢大蔟單絺打失調角雕淪端稱法鏡風矩鋼刀各種管護橫峰側嶺晦日江鼍澆腸疥騷九寨溝絶谷彄環昆莫窟室料來陵薮留學生夢斷魂勞弭散默許囊裡盛錐飄舉屏扞洽歡芊芊青衫司馬乞巧社祭慎獨生死交生息升耀射幸數跌,不如審發市狙思裁宿秀恬泰條幾頭廳吐萬仙丹小意思蟹眼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