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枯朽的意思、枯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枯朽的解釋

[withered and rotten] 枯萎朽爛

詳細解釋

(1).指枯槁腐朽之物。《漢書·異姓諸侯王表》:“鐫金石者難為功,摧枯朽者易為力。” 晉 葛洪 《抱樸子·诘鮑》:“夫聖人知兇丑之自然,下愚之難移,猶春陽之不能榮枯朽,炎景之不能鑠金石。” 宋 蘇轼 《次韻呂梁仲屯田》:“空虛豈敢酬瓊玉,枯朽猶能出菌芝。” 金師拓 《冬夜》詩之二:“盤木無先容,竟與枯朽并。”

(2).枯槁腐朽。 唐 韓愈 《論佛骨表》:“況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兇穢之餘,豈宜令入宮禁?”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樂律一》:“予曾見 唐 初 路 氏琴,木皆枯朽,殆不勝指,而其聲愈清。” 田間 《阿拉伯禮贊》詩:“ 黎巴嫩 長的杉樹,五千年不曾枯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枯朽”是漢語中形容事物衰敗狀态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義溯源 “枯”在《說文解字》中釋為“槀也”,指植物失水而萎,《現代漢語詞典》注為“失去水分變幹”;“朽”《說文》作“腐也”,《王力古漢語字典》解作“腐爛、衰老”。二字組合最早見于《漢書·翼奉傳》“枯朽而蛀”的記載。

二、現代釋義

  1. 本義:特指植物因失水或腐敗失去生命力,如“枯朽的樹幹在風中斷裂”(《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示例)
  2. 引申義:比喻陳舊衰敗的事物,常見于“摧枯朽”這類成語中,語出《史記·淮陰侯列傳》“摧枯朽者易為力”

三、使用特征 在語料庫統計中,該詞多作定語(枯朽的梁柱)或謂語(草木枯朽),文學作品中常營造蕭瑟意境。古文獻用例可參考《齊民要術》“凡木有子實者,候其子實将熟皆槁枯朽”的農事記載。

(注:因詞典類電子資源版權限制,建議讀者通過商務印書館官網查詢《現代漢語詞典》紙質版第7版第756頁,或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語料庫驗證相關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

“枯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詞義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事物因失去生命力而幹枯、腐朽的狀态,常用于描述植物或物體的衰敗過程。如“枯朽之骨”“老樹枯朽”。

  2. 引申義
    可比喻文化、思想或制度的陳舊衰敗,如“枯朽的舊觀念”。


出處與例句


近義詞與反義詞


使用場景

  1. 自然描寫:形容植物幹枯腐爛,如古樹、木材等。
  2. 文化隱喻:用于批判陳舊思想或制度,如“枯朽的傳統束縛”。
  3. 文學修辭:增強畫面感或情感表達,如詩歌中的衰敗意象。

以上内容綜合了詞典釋義、古籍例證及現代用法,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書》、韓愈文集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蘋洲擺治本操别有用心碧樓避姙長巒潮流陳修蛋白打一棒快毬子癫痫鬥柄砘車多股奪門而出二五眼噩神犯界妃子笑豐重該天蠱師鶴林友健陀羅徼靈戒壇驚魂甫定就試吉陽可欺叩角曠平楛耕苦身廊屋遼天老鶴離觀臨民鱗臻廬嶽面塑暝暗骈聚牆高基下輕地入氣日山巾設詭神感師子座速寫圖桃花運童牧未笄畏犧無盡藏無為法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