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率正的意思、率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率正的解釋

率長。古代戶籍編制,五家為軌,六軌為邑,十邑為率,率有長。見《管子·小匡》。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相勝》:“夫木者農也,農者民也,不順如叛,則命司徒誅其率正矣,故曰金勝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率正”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表率”或“規範”。據《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釋義,“率”指引領、統率,“正”意為端正、标準,二字合用時表示以自身行為樹立典範,引導他人遵循正道。例如《漢書·王莽傳》中“率正百官”即指統率并規範百官行為。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官員或賢者的德行示範作用,如《後漢書》提及“以率正萬民”,強調通過道德榜樣影響民衆。現代漢語中雖不常用,但可在研究禮制、儒家文化的學術著作中見到相關論述,如《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華書局,2016年)将其歸類為“禮儀規範用詞”。

網絡擴展解釋

“率正”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率正”指古代戶籍編制中的管理者,即“率長”。根據《管子·小匡》記載,戶籍編制以五家為一軌,六軌為一邑(30家),十邑為一率(300家),每率設一名長官,稱為“率正”。

二、曆史背景與文獻引用

  1. 戶籍制度
    該詞源自春秋戰國時期的戶籍管理制度,體現了古代以“家”為單位的基層治理模式。通過軌→邑→率的層級劃分,便于賦稅、征兵等管理。

  2. 文獻例證
    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五行相勝》中寫道:“不順如叛,則命司徒誅其率正矣”,此處“率正”指地方管理者,說明其職能與治安相關。

三、讀音與結構

補充說明

現代語境中該詞已罕用,主要出現在曆史文獻研究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戶籍制度,可參考《管子》原文或漢代政治制度相關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罷吏闆荒薄慢悲憤詩被難不知所終裁慎騁情當家立計單言蹈躍地震儀抵擲凍飙獨子鋒戈高山滑雪光私光音行衞含氣和鳴橫命花花點點黃冕婚啟江渚甲魚截替經幫緯國浸涵進曆鞠裳決浮雲狯猾流亂茫然若失蹑蹤跑道賠錢貨搴取鉛桶碁品曲謬瑞徵沙發手段蒜瓣桃門天幸同咨偷東摸西玩諷尾韻無節制下勁相忘小月氏蝦須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