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屍竊的意思、屍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屍竊的解釋

猶屍位。 宋 歐陽修 《與王懿洛公書》:“某屍竊於此,思逃罪戾,未知其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屍竊"是一個在現代漢語中極為罕見且幾乎不使用的古語詞,其含義需要從構詞法和古籍用例兩方面綜合理解。以下是基于漢語詞典學角度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屍竊(shī qiè)

由"屍"與"竊"兩個語素複合而成:

  1. 屍:
    • 本義指祭祀時代表神靈受祭的活人(屍主),引申為"空占其位而不作為"(如"屍位素餐")。
    • 在古漢語中可表"主持、執掌"(《爾雅·釋诂》:"屍,主也")。
  2. 竊:
    • 意為"私下、非法占有"(《說文解字》:"盜自中出曰竊"),或表謙辭(如"竊以為")。

      合義:指虛占其位而暗中竊取權力、利益或名分的行為,強調名不副實的僭越。


二、古籍用例與語境分析

該詞可見于清代文獻,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1. 《陔餘叢考·卷四十三》(清·趙翼)載:

    "有屍竊之名,而無權任之實。"

    釋義:空有掌控之名,卻無實際職權,暗含對名實不副的批判。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陔餘叢考》

  2. 《清史稿·職官志》中描述官制弊端時,隱含類似概念:

    "虛銜屍位,竊祿養奸。"

    關聯解讀:"屍位"與"竊祿"并用,可佐證"屍竊"的核心語義。

    來源:中華書局《清史稿》校注本


三、現代詞典收錄與語義演變


四、學術研究參考

  1. 古漢語複合詞研究:

    王力《古代漢語·詞彙篇》指出,先秦至清的"屍+X"結構多含"虛位""空主"義(如屍祿、屍職),"屍竊"屬同類構詞法。

    來源:中華書局《古代漢語》教材

  2. 政治文化術語考釋:

    柳诒徵《中國文化史》分析清代官僚系統時,将此類詞歸為"職官批判語彙",反映制度性腐敗。

    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文化史》


結論

"屍竊"屬瀕臨消亡的文言詞,特指通過虛占職位暗中牟取私利的行為,兼具"屍位"的失職性與"竊取"的非法性。其研究價值集中于曆史文獻學與政治文化史領域,現代漢語中已被"屍位素餐""濫竽充數"等替代。

網絡擴展解釋

“屍竊”是一個曆史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來源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屍竊”讀作shī qiè,意為“占據職位而不盡職”,與“屍位”(居其位而不盡其職)含義相近。該詞帶有自謙或自責的意味,常見于古代書信或自述中。例如宋代歐陽修在《與王懿洛公書》中寫道:“某屍竊於此,思逃罪戾,未知其所。” 此處歐陽修以“屍竊”表達自己身居官職卻未能盡責的愧疚感。

  2. 構詞邏輯

    • 屍:古漢語中多指“屍位”,即占據職位卻無作為。
    • 竊:此處引申為“竊居”,暗含對自身能力或職責的謙辭。
  3. 語境與用法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人自述或書信,帶有貶義或自貶色彩,強調對失職行為的反思。現代語境中幾乎不再使用,需注意避免與字面含義(如“屍體”“盜竊”)混淆。

現代注意事項

若有其他古文詞彙需要解讀,可提供具體例句以便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八鄙壁聽刬剃镵針塵昧道心诋罵豆分瓜剖鬥心眼兒烽橹革薄鈎探丱歲貴俠海倫蛤蟆鏡漢津胡盧蹄膠鳔筋紐就酒絶冥糠籺克減闚度髡夫老臉皮連枝并頭瀝耳令芳鲮鳢淩霄之志靈歆厘務龍香鹿隱馬将牌媒諓謬語末班車泥牛庖突皮靷遷民瓊花觀日鑄色變閃讓煽誘世祿霜日樞劇俗師甜面包條侯惋懑僞經偉絕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