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解下拉車的牲口。《後漢書·逸民傳·韓康》:“見 康 柴車幅巾,以為田叟也,使奪其牛。 康 即釋駕與之。”
(2).指牲口不駕車。《淮南子·說山訓》:“騏驥一日千裡,其出緻釋駕而僵。”
(3).謂止息;歸宿。 漢 徐幹 《西征賦》:“過京邑以釋駕,觀帝居之舊制。”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藍摩國》:“太子夜半踰城,遲明至此,既允宿心,乃形言曰:‘是我出籠樊,去羈鎖,最後釋駕之處也。’”
“釋駕”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綜合解析:
解下拉車的牲口
指卸下駕車牲畜的鞍具,使其脫離車輛束縛。例如《後漢書·逸民傳》記載韓康主動解下牛車交給他人,體現此意。
指牲口不駕車
強調牲畜脫離勞役狀态,如《淮南子》提到千裡馬因長途奔襲後“釋駕而僵”,形容其疲憊停歇。
止息或歸宿
引申為事物或人的停歇、安頓之處。唐代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以“釋駕”比喻脫離世俗束縛後的心靈歸宿。
作為成語時,“釋駕”可比喻擺脫困境、重獲自由的心理狀态,常用于描述解決問題後的輕松感(如職場壓力解除、生活難題破解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出處,可參考漢典或查字典等權威來源。
釋駕是一個漢語詞彙,含義是指釋放,解脫,擺脫束縛。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釋和駕。其中,“釋”是指解放、釋放的意思,“駕”是指駕馭、控制的意思。
根據部首和筆畫,可以知道“釋”字的部首是讠(讧),它的筆畫數是5;“駕”字的部首是馬,它的筆畫數是7。
“釋駕”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清晰,最早見于《釋名·字類》:“釋,除服也。猶釋氣。”意為除去束縛,解放。繁體字中,“釋”和“駕”均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寫漢字的方法與現在有所不同,所以“釋駕”這個詞在古時候的寫法也有所不同。其古漢字寫法為“釋駕”。這種寫法在古代經典文獻及碑刻中經常出現,現已逐漸被簡化的寫法所取代。
1. 他終于在工作之餘釋駕了那些心事,心情變得愉快起來。
2. 那位音樂家的演奏場上,觀衆仿佛被他的琴音釋駕,感到無比甯靜和放松。
組詞:釋放、釋懷、駕馭、解脫
近義詞:解放、解脫、擺脫
反義詞:束縛、困擾、困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