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巫史的意思、巫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巫史的解釋

古代從事求神占卜等活動的人叫“巫”、掌管天文、星象、曆數、史冊的人叫“史”。這些職務最初往往由一人兼任,統稱“巫史”。《禮記·禮運》:“祝嘏辭説,藏於宗祝、巫史,非禮也,是謂幽國。”《後漢書·臧洪傳》:“ 和 不理戎警,但坐列巫史,禜禱羣神。” 李賢 注:“巫,女巫也。史,祝史也。” 唐 柳宗元 《非國語上·柯陵之會》:“若是,則 單子 果巫史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巫史”是中國古代社會中的重要職官稱謂,其含義和職能在不同曆史階段有所演變,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定義

“巫史”是由“巫”與“史”兩類職能合并而成的統稱:


二、起源與職能演變

  1. 商周時期的職能融合
    在商代,巫史作為神權政治的核心,既是宗教祭司,又是知識壟斷者。他們通過占卜指導國家決策,并負責文字記錄,甲骨文即其代表性遺存。

  2. 周代職能分化
    周朝時,巫、史逐漸分離:巫師專注占卜與祭祀,史官則轉向記錄人事、制定禮法,形成“史官文化”的雛形。


三、社會地位與影響

  1. 政治權威性
    商周時期,巫史憑借“代神立言”的特權,可訓導君王言行,甚至影響王朝決策。

  2. 知識傳承作用
    他們積累了天文、曆法、醫藥等知識,推動了中國古代科學和文學的發展,例如《禮記》《後漢書》等典籍中均有巫史活動的記載。


四、曆史評價

巫史制度體現了早期中國“神權與王權結合”的政治特點,其職能分化也反映了從“神本”到“人本”的社會轉型。這一群體既是宗教執行者,也是最早的知識分子階層,對中華文明的延續具有奠基意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籍記載(如《禮記·禮運》等),可參考、7、12的原始文獻引述。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意思

《巫史》是一個詞語,用來指代古代記錄和傳承巫術的曆史和知識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成部首可以分為巛和日,巛是指流水,日是指太陽。根據康熙字典,拆解成的筆畫是4畫。

來源

《巫史》一詞源自古代漢字和文化,巫術起源于遠古時代,被認為是一種與自然和神明交流的方式。巫師是古代世界中重要的角色,記錄巫術知識的人就被稱為巫史。

繁體

《巫史》的繁體字為「巫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較為繁瑣,隨着不同朝代的改革,漢字的寫法也有所變化。《巫史》在古代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使用巛和日兩個部首拼合而成,并按照傳統漢字的筆畫順序進行書寫。

例句

1. 小明研究了很多古代巫史,對巫術有着濃厚的興趣。

2. 這本《巫史》記載了古代巫師傳承的秘密法術。

組詞

1. 巫師:指掌握巫術的人。

2. 巫術:指古代與自然和神明交流的方式和技巧。

3. 巫蠱:指巫術中使用毒藥或咒語對人或動物施加影響的行為。

近義詞

1. 方士:指古代掌握道德經和蔔筮術的人,也與巫術相關。

2. 祝融:指中國神話中的火神,也與巫術有關。

3. 師傅:在中國文化中指掌握特定知識并傳授給學徒的人,包括巫師和巫史。

反義詞

1. 學者:指以學術研究為主的知識分子,相較于巫史更加注重理論和學問。

2. 現代科技:指現代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