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釋褐的意思、釋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釋褐的解釋

(1).脫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職。 漢 揚雄 《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縛而相,或釋褐而傅。”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 孔明 ﹞釋褐中林,鬱為時棟。”《周書·李基傳》:“ 大統 十年,﹝ 李基 ﹞釋褐員外散騎常侍。”

(2).指進士及第授官。 宋 高承 《事物紀原·旗旐采章·釋褐》:“ 太平興國 二年正月十二日,賜新及第進士諸科 呂蒙正 以下緑袍靴笏,非常例也。禦前釋褐,蓋自是始。” 宋 洪邁 《夷堅甲志·陳國佐》:“ 政和 癸巳, 國佐 遂魁辟雍,釋褐第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釋褐”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指“脫去粗布衣服”(褐:粗麻或獸毛制成的平民衣物)。這一動作象征身份轉變,即從平民晉升為官員。

  2. 引申含義

    • 初任官職:指首次擔任官職,如《三國名臣序贊》中諸葛亮“釋褐中林,鬱為時棟”。
    • 進士授官:特指科舉時代進士及第後被授予官職。宋代《事物紀原》記載,新科進士需在太學行“釋褐禮”,換穿官服。

二、曆史背景與用法

  1. 起源與文獻
    最早見于漢代揚雄《解嘲》:“或釋褐而傅”,指寒門士子通過才能獲得官職。宋代以後,該詞多與科舉制度關聯,如《夷堅甲志》提到陳國佐“釋褐第一”,即進士第一名授官。

  2. 儀式化象征
    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宋太宗首次為新科進士呂蒙正等人舉行“禦前釋褐”儀式,成為後世定制。


三、詞語結構解析


四、近義詞與關聯詞


“釋褐”從具體穿衣行為發展為身份晉升的象征,反映了古代中國“衣冠制度”與階層流動的關聯。其核心意義始終圍繞“脫離平民身份,步入仕途”展開。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釋褐

釋褐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釋”和“褐”,總共有9個筆畫。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讠”和“衣”,其中“讠”屬于聲符部首,表示與說話、言語有關的意思,而“衣”屬于形符部首,表示與衣物、裝束有關的意思。

“釋褐”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衛風·谷風》。其中有句話是:“自今以後,誰能與我褐衣行。”意思是自從現在開始,誰能和我一起穿褐色的衣服走。褐衣是古時候僧尼出家以後所穿的衣服,象征着清貧和離世塵的生活狀态。因此,“釋褐”這個詞的意思也隨之演變為放棄塵世欲望,舍棄物質享受,追求心靈上的自由和超脫。

在繁體字中,“釋褐”可以寫作“釋褐”。使用繁體字的地方主要是港澳和台灣地區,這樣的寫法更加傳統和保留了古代漢字的形式和書寫方式。

古時候,“釋褐”這個詞的寫法略有差異,其中的“褐”字在古代常用字書法中是以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襾”和“衤”。這是因為古代的衣物制作工藝不同于現代,人們常常使用一塊布料從中間對折,再打一個小洞将頭伸進去,然後将外側的兩層布料翻過頭部,形成一種類似于袍服的裝束。這種衣物的形象被用來作為“褐”字的寫法,強調了該字與衣物的聯繫。

例句:"釋褐"不僅在字面意義上表示放棄富貴財物,而且也象征着個人的追求,追求内心的平靜和心靈的自由。例如:他決定要在山中修行,舍棄塵世煩惱,效仿古代的先賢,選擇"釋褐"的生活方式。

與"釋褐"相關的組詞有:"褐色"、"褐衣"等。近義詞有:"舍富歸貧"、"舍棄塵世";反義詞有:"貪物享樂"、"沉迷于物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