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槃夷的意思、槃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槃夷的解釋

猶創傷。槃,通“ 瘢 ”。《莊子·骈拇》“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 晉 郭象 注:“或以槃夷之事,易垂拱之性,而況悠悠者哉。” 成玄英 疏:“槃夷,猶創傷也。” 陸德明 釋文:“槃夷,并如字,謂創傷也。依字應作‘瘢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槃夷”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釋:

  1. 詞義解析
    “槃夷”意為“創傷”,其中“槃”通假為“瘢”(疤痕),“夷”指傷口或損傷,組合後引申為身體或精神上的創傷。該詞常見于古代文獻注釋,如晉代郭象在《莊子·骈拇》注中提及“槃夷之事”,即指代帶來創傷的經曆。

  2. 文獻來源與注釋
    在《莊子·骈拇》的注解中,成玄英進一步解釋“槃夷,猶創傷也”,唐代陸德明《經典釋文》也強調“依字應作‘瘢痍’”,說明“槃夷”是“瘢痍”的通假寫法。這反映了古代學者對通假字現象的考據。

  3. 現代使用情況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作為古漢語研究或文獻閱讀中的專業詞彙出現。其含義可通過“瘢痍”一詞理解,後者更常見于形容戰争、災害後的創傷景象(如“滿目瘢痍”)。

“槃夷”是古漢語中通過通假形成的詞彙,需結合具體文獻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莊子》相關注疏或訓诂學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槃夷的意思

《槃夷》(pān yí)一詞在古代漢語中有着多重的含義。從字面上看,其中的“槃”指的是懸空的木筏,而“夷”則代表着疏離或離開。因此,《槃夷》可解釋為離開陸地,漂浮在海上的意思。這個詞也可引申為離開常态,脫離平靜舒適的環境。

拆分部首和筆畫

《槃夷》中的“槃”字,是由木(mù)作為部首,盤(pán)作為偏旁。它的總筆畫數是12畫。

《槃夷》中的“夷”字,是由大(dà)作為部首,言(yán)作為偏旁。它的總筆畫數是5畫。

來源與繁體字

《槃夷》一詞最初出現在《史記·舜本紀》中,用以描述舜帝離開斯人(中國境内)前往四方巡遊。

《槃夷》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槃夷」,保留了原始意思和發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槃夷》的字形隨着曆史的演變發生了變化。最初的形狀以簡潔為主:槃字由象形的木加上表示懸浮的橫欄構成,而夷字則由大字旁和表示兒女的偏旁組成。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槃夷》這個詞的例句:

  1. 他一心想脫離家鄉的束縛,将自己置身于《槃夷》的狀态。
  2. 這個旅行會将你引入一片《槃夷》的天地,讓你遠離塵嚣。
  3. 他生活在遠離城市的小島上,一直享受着那種《槃夷》的甯靜。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以下是一些與《槃夷》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