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释褐的意思、释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释褐的解释

(1).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 汉 扬雄 《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释褐中林,鬱为时栋。”《周书·李基传》:“ 大统 十年,﹝ 李基 ﹞释褐员外散骑常侍。”

(2).指进士及第授官。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旗旐采章·释褐》:“ 太平兴国 二年正月十二日,赐新及第进士诸科 吕蒙正 以下緑袍靴笏,非常例也。御前释褐,盖自是始。”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陈国佐》:“ 政和 癸巳, 国佐 遂魁辟雍,释褐第一。”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释褐”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含义
    指“脱去粗布衣服”(褐:粗麻或兽毛制成的平民衣物)。这一动作象征身份转变,即从平民晋升为官员。

  2. 引申含义

    • 初任官职:指首次担任官职,如《三国名臣序赞》中诸葛亮“释褐中林,鬱为时栋”。
    • 进士授官:特指科举时代进士及第后被授予官职。宋代《事物纪原》记载,新科进士需在太学行“释褐礼”,换穿官服。

二、历史背景与用法

  1. 起源与文献
    最早见于汉代扬雄《解嘲》:“或释褐而傅”,指寒门士子通过才能获得官职。宋代以后,该词多与科举制度关联,如《夷坚甲志》提到陈国佐“释褐第一”,即进士第一名授官。

  2. 仪式化象征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首次为新科进士吕蒙正等人举行“御前释褐”仪式,成为后世定制。


三、词语结构解析


四、近义词与关联词


“释褐”从具体穿衣行为发展为身份晋升的象征,反映了古代中国“衣冠制度”与阶层流动的关联。其核心意义始终围绕“脱离平民身份,步入仕途”展开。

网络扩展解释二

释褐

释褐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释”和“褐”,总共有9个笔画。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分别是“讠”和“衣”,其中“讠”属于声符部首,表示与说话、言语有关的意思,而“衣”属于形符部首,表示与衣物、装束有关的意思。

“释褐”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卫风·谷风》。其中有句话是:“自今以后,谁能与我褐衣行。”意思是自从现在开始,谁能和我一起穿褐色的衣服走。褐衣是古时候僧尼出家以后所穿的衣服,象征着清贫和离世尘的生活状态。因此,“释褐”这个词的意思也随之演变为放弃尘世欲望,舍弃物质享受,追求心灵上的自由和超脱。

在繁体字中,“释褐”可以写作“釋褐”。使用繁体字的地方主要是港澳和台湾地区,这样的写法更加传统和保留了古代汉字的形式和书写方式。

古时候,“释褐”这个词的写法略有差异,其中的“褐”字在古代常用字书法中是以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襾”和“衤”。这是因为古代的衣物制作工艺不同于现代,人们常常使用一块布料从中间对折,再打一个小洞将头伸进去,然后将外侧的两层布料翻过头部,形成一种类似于袍服的装束。这种衣物的形象被用来作为“褐”字的写法,强调了该字与衣物的联系。

例句:"释褐"不仅在字面意义上表示放弃富贵财物,而且也象征着个人的追求,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心灵的自由。例如:他决定要在山中修行,舍弃尘世烦恼,效仿古代的先贤,选择"释褐"的生活方式。

与"释褐"相关的组词有:"褐色"、"褐衣"等。近义词有:"舍富归贫"、"舍弃尘世";反义词有:"贪物享乐"、"沉迷于物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