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推許揄揚。《南史·王彧傳》:“幼為從叔 球 所知憐。美風姿,為一時推謝。” 南朝 梁 庾肩吾 《書品》:“今以九例該此衆賢,猶如 玄圃 積玉, 炎洲 聚桂,其中實相推謝,故有茲多品。”《隋書·虞世基傳》:“秘書監 河東 柳顧言 博學有才,罕所推謝,至是與 世基 相見,歎曰:‘海内當共推此一人,非吾儕所及也。’”
(2).推辭退讓;辭謝。《北史·恩幸傳·韓鳳》:“ 珽 語 鳳 雲:‘強弓長矟,容相推謝;軍國謀算,何由得争?’”《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 安公子 連連推謝,説:‘本該奉擾,隻是現同着家眷不便。’”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六章四:“但我們在接事時,考慮到無法應付,便隻好推謝了這項責任。”
“推謝”是一個較為少見的組合詞,在标準現代漢語中并非常用詞彙,但可以從字面拆分和古文用法兩個角度解釋:
字面組合義(現代語境推測):
古文用例(曆史文獻):
現代使用建議:
日常表達中更推薦使用“推辭”“婉拒”“謝絕”等常用詞,例如:
若在特定語境(如文學作品)中遇到“推謝”,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其具體含義,通常指向委婉拒絕的行為。
推謝是一個漢字詞語,一般用于表示感謝對方推辭所帶來的謝意。推辭是指拒絕或謙虛地謝絕他人的幫助或恩惠,而推謝則是對對方的推辭表示感激和謝意。
推謝的拆分部首是扌(手部),由兩個筆畫組成。
推謝的來源不太明确,但是可以推測其由「推」和「謝」兩個字組成。在繁體字中,推謝采用「推謝」的寫法。
根據曆史文獻的記載,古時候推謝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确切的古代寫法無法确定。
1. 我要推謝你的好意。 2. 盡管我推謝了他們的邀請,但他們還是堅持讓我參加。
感謝、感激、感恩、謝意、拒絕、回報
感謝、感激、謝謝、緻謝、贊賞、承認
授予、接受、贊許、欣賞、肯定、贊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