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獲者的意思、獲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獲者的解釋

(1).獵得禽獸者。《周禮·夏官·大司馬》:“大獸公之,小獸私之,獲者取左耳。” 鄭玄 注:“獲,得也,得禽獸者取左耳當以計功。”

(2).指古代舉行射禮時持旌唱獲者。猶今之報靶員。《儀禮·鄉射禮》:“司馬又命獲者倚旌于侯中。獲者由西方,坐取旌于侯中。” 鄭玄 注:“謂之獲者以事名之。” 賈公彥 疏:“雲以事名之者,以其唱獲故名獲者也。”

(3).射中靶心者。《儀禮·鄉射禮》:“拾發以将乘矢。獲者坐而獲。” 賈公彥 疏:“射著禽獸為獲,獲則得也……射著正鵠亦曰獲。”

(4).謂逃亡而被抓獲,沒為奴婢的人。《初學記》卷十九引 漢 應劭 《風俗通》:“獲者,逃亡獲得,為奴婢者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獲者的詞典釋義與源流考辨

一、基礎釋義

獲者(huò zhě) 為漢語複合詞,由動詞“獲”(捕獲、得到)與名詞後綴“者”(…的人)構成,本義指古代射禮中負責報靶的人,後引申為獲得某物或達成目标的主體。

二、曆史語境釋義

  1. 射禮職官

    在周代射禮中,“獲者”指手持旌旗、隱蔽于箭靶(“侯”)側後方的人員。其職責為觀察射箭結果,中靶時揮旗高呼“獲!”以示命中。

    來源:《儀禮·鄉射禮》載:“獲者坐而獲。”鄭玄注:“獲者,謂唱獲者也。”

    《禮記·射義》進一步明确其職能為“所以别得失之位”。

  2. 引申義項

    • 獲得者:泛指取得成果或利益的主體。

      例:《商君書·錯法》雲:“功賞明,則民競于功。為國而能使其民盡力以競于功,則兵必強矣。”此處“獲者”隱含競争中的得益者。

    • 狩獵參與者:古文中偶指參與圍獵并有所收獲之人。

三、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獲者”主要用于書面語及特定領域:

四、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條目“獲者”。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1年,p.624。
  3. 《儀禮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卷七《鄉射禮》鄭玄注。

注:本文釋義綜合古典文獻及權威辭書,聚焦詞源演變與語境差異,未擴展至生僻或失效義項。

網絡擴展解釋

“獲者”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具體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分析。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釋義:

一、古代核心含義

  1. 獵得禽獸者
    指古代狩獵活動中捕獲獵物的人。據《周禮·夏官·大司馬》記載,獵獲的動物需以左耳為憑證計功,如“獲者取左耳”。

  2. 射禮中的報靶員
    古代射箭禮儀中負責持旌旗報告射中結果的角色,類似現代報靶員。《儀禮·鄉射禮》描述其職責為“倚旌于侯中”,通過動作和聲音宣告成績。

  3. 逃亡被抓獲者
    指因逃亡被捕後淪為奴婢的人。漢代《風俗通》提到“獲者”即“逃亡獲得為奴婢者”。

  4. 射中靶心者
    在射箭活動中,特指精準命中目标的人,如《儀禮》中“獲者坐而獲”的描述。


二、現代引申含義

在部分現代語境中(如),該詞被引申為“獲得者”或“成功者”,用于稱贊在競争中取得成就的人,例如:“他在科研領域是真正的獲者。”


三、字義解析

建議需要深入理解古籍原文的用戶,可參考《周禮》《儀禮》等文獻,或通過權威詞典進一步查證。

别人正在浏覽...

謷丑保界比盤蒼天禅榻城栅寵嘉打號啗嚼大有為鼎鼎東敲西逼楯楹番菜放宥吠形吠聲風言俏語浮出水面拐老顧顧和勉禍首嬌媠階柳庭花金奔巴瓶敬業樂羣金罂子急速舉察舉厝抗進勘箭浪包摟濫好人拉折煉術劣性禮饋流鄭萌甲密擠擠迷你裙滂被胚腪青精君颀晳其魚曲諱惹災招禍三槐唼啑生誕宿學唐音調達讬乘後車猥煩僞人無楫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