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土官的意思、土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土官的解釋

(1).古代主管水土的官。《禮記·月令》“﹝季夏之月﹞其神後土” 漢 鄭玄 注:“後土,亦 顓頊氏 之子,曰 黎 ,兼為土官。”《宋書·禮志四》:“社主土神,司空土官,故祭社使司空行事。”

(2).地神。 唐 陸龜蒙 《祝牛宮辭序》:“冬十月耕牛為寒,築宮納而皁之。建之前日,老農請乞靈於土官,以從鄉教。予勉之而為之辭。”

(3).見“ 土司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土官”是一個多義詞語,其含義隨曆史背景和語境不同而變化。以下是綜合不同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古代主管水土的官職
    源于《禮記·月令》及漢代鄭玄注,指負責水土管理的官員。例如《宋書·禮志四》提到“司空土官”主持祭祀土神的活動。

  2. 地神的别稱
    在部分文獻中,“土官”與土地神相關,如唐代陸龜蒙的《祝牛宮辭序》提到祭祀土官的習俗。


二、曆史制度中的“土官”

  1. 邊疆行政制度
    秦漢至明清時期,中央政權在少數民族地區推行“土官制度”,即任命當地首領為世襲官員,管理本族事務。例如:

    • 元代:通過“土官制”控制西南地區,減少民族沖突(如摩些首領麥氏)。
    • 明清:發展為“土司制度”,土官需向中央納貢并接受調遣,職權涉及行政、軍事和司法。
  2. 特點與影響

    • 雙重管理:中央派流官監督,地方由土官自治,平衡穩定與集權。
    • 民族融合:促進邊疆地區與中原的文化交流,降低治理成本。

三、成語意義(貶義)

  1. 指代無能的官員
    明代起,“土官”被引申為諷刺不稱職、濫用職權的官員。例如典故中官員面對土地荒廢卻無作為,反映其失職。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批評官僚體系中的腐敗或無能現象,如“土官當道,百姓遭殃”。


四、相關概念辨析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制度史及成語典故,如需進一步探讨某一方面,可參考故宮博物院等權威來源(如)。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土官》的意思

《土官》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古代中國鄉村地方政府的官員。在古代社會,土官是負責管理和治理鄉村事務的官員,職責涉及土地管理、稅收征收、農業生産、民生問題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土官》這個詞的部首是⼟(tǔ),共有7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土官》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各地鄉村都設有土官來管理農業和地方事務。繁體字為《土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土官》的寫法可能稍有不同。但基本上沿用現代的簡化字寫法。

例句

1. 在古代社會,土官是鄉村地方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

2. 土官負責管理農業生産,維護鄉村穩定。

組詞

土地、官職、官員、土地管理、鄉村事務

近義詞

地方官、鄉官、村官

反義詞

京官、縣官、州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