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void the strong and bully the weak] 比喻欺負弱小,害怕強硬
吐出硬的,吃下軟的。比喻怕強欺弱。語本《詩·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維 仲山甫 ,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禦。” 孔穎達 疏:“柔濡者則茹食之,堅剛者則出之,喻……敵寡弱者則侵侮之,強盛者則避畏之。”《漢書·薛宣傳》:“﹝ 宣 ﹞前為禦史中丞,執憲轂下,不吐剛茹柔,舉錯時當。” 唐 劉知幾 《史通·惑經》:“斯則危行言遜,吐剛茹柔,推避以求全,依違以免禍。”《舊唐書·憲宗紀上》:“罔或徇利以剝下,吐剛而茹柔,使閭井鹹安,惸嫠獲濟。”
“吐剛茹柔”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tǔ gāng rú róu,其核心含義是比喻怕強欺弱、欺軟怕硬。以下是詳細解析:
部分資料(如)将“吐剛茹柔”解釋為“外表剛強、内心溫柔”,但此說法與主流權威釋義相悖,可能為誤解。建議以《詩經》及傳統詞典解釋為準。
《吐剛茹柔》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一個人嘴上說着強硬的話,但其實内心中卻溫柔善良。
《吐剛茹柔》的拆分部首是口、一、人、艸、木。
它的總筆畫數為17畫。
《吐剛茹柔》是源自于《文心雕龍·修辭》這本書,主要是誇贊一個人既有堅強的外表,又有溫柔的内心。
在繁體字中,“吐剛茹柔”是它的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吐剛茹柔”這個成語的寫法和現代漢字相似,沒有太大的變化。
她雖然對人說話聲音大,但她的内心卻是吐剛茹柔的。
- 吐露心聲:坦率地表達内心的想法。
- 茹毛飲血:形容吃苦耐勞,艱苦奮鬥。
- 柔情蜜意:形容溫柔而甜蜜的感情。
- 外柔内剛
- 虛懷若谷
- 堅持己見
- 外剛内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