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夔(1155年—1221年),南宋著名詞人、音樂家、書法家。其名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概括為以下核心内容:
姜夔作為專有名詞,特指南宋文學家。字堯章,號白石道人,世稱姜白石。其名“夔”取自上古舜帝樂官“夔”,寓意精通音律,與其音樂家身份相契。其詞風以清空騷雅著稱,開創南宋“格律派”詞風,影響深遠 。
祖籍江西鄱陽,生于湖北漢陽。終生未仕,以布衣遊曆江淮,與楊萬裡、範成大等名士交遊,晚年寓居杭州。
被推崇為“南宋詞壇宗師”,與辛棄疾并稱“辛姜”,代表南宋雅詞巅峰。《全宋詞》收錄其詞87首,多自度曲(原創詞牌)如《暗香》《疏影》 。
書法得魏晉風骨,詩論主張“自然高妙”,《白石道人詩說》強調含蓄與餘味,影響後世詩學 。
注:本文内容綜合權威文獻,釋義嚴謹,來源可考。
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是南宋著名文學家、音樂家和書法家,被譽為繼蘇轼之後又一藝術全才。以下是關于他的詳細解析:
詞作
其詞以“清空騷雅”著稱,語言精煉含蓄,情感細膩。代表作《揚州慢》借景抒懷,暗含家國之悲;《暗香》《疏影》詠梅寄情,被譽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音樂貢獻
精通音律,自創詞牌17首并标注工尺譜(古代記譜法),收錄于《白石道人歌曲》,是研究宋詞音樂的重要文獻。
書法理論
著有《續書譜》,批判唐代書風“平正為失”,主張取法魏晉,強調自然意趣,影響南宋書學發展。
姜夔被列為“古代十大音樂家”之一,其詞與周邦彥并稱“南北婉約雙峰”。雖一生潦倒,卻以多領域成就成為南宋文化史上的标志性人物。
拔群出萃悖牾鄙況跛驢步擔乘垲鸱彜摴蒱辭老雌守代人說項丹柱敦水扶疾感喟攻城野戰關東平原貫籍鬼神過足紅封黃金入櫃漿液劫擄精神百倍斤斤計較勘問禮任呂管滅絶明選米鹽莫桑比克霓旌篷聲鵬鳣噴噀偏房诮毀齊集滲涼失得濕紡市巷曙鼓死去活來宿遇桃花潭天神鐵茅透支屯種萬古長青萬緒千頭誣劾遐奧先意承旨效答宵逸西方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