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授任的意思、授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授任的解釋

授官任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至有 街亭 違命之闕, 箕谷 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方。” 晉 陸機 《辯亡論上》:“彼此之化殊,授任之才異也。”《南史·齊高帝紀論》:“ 文 武 授任,不革舊章,明罰厚恩,皆由己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授任"是現代漢語中的正式用語,指授予職務或任務的行為。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該詞包含兩層核心含義:

  1. 職務委派:指上級機關或權力主體将特定職位賦予個人,如"董事會授任他為首席執行官";
  2. 任務交付:表示将具體工作職責托付給執行者,常見于公文用語,例如"指揮部授任搶險隊實施爆破作業"。

從語源學分析,《漢語大詞典》記載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百官志》,"凡官之授任,皆以考課為據",強調考核後的正式任命程式。其構詞法采用"授"(給予)+"任"(職責)的動賓結構,凸顯權力傳遞的合法性。

在使用場景中呈現以下特征:

近義詞"任命""委派"側重行政程式,而"授任"更強調權力讓渡的完整性;反義詞"罷免""解職"則構成權力解除的對立關系。現代漢語語料庫顯示,該詞在黨政文件中的使用頻率比日常口語高87%(《人民日報》語料統計。

網絡擴展解釋

“授任”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hòu rèn,其核心含義為授官任命,指上級或組織正式委派某人擔任特定職務或職責。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用法與語境

  1. 古代文獻中的使用
    常見于曆史典籍,強調官職的正式授予。例如:

    •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提到“咎皆在臣授任無方”,指因任命不當導緻過失。
    • 《南史·齊高帝紀論》中“文武授任,不革舊章”,說明官職任命遵循傳統制度。
  2. 現代應用
    適用于組織或機構中職務的指派,如“公司授任某人為部門主管”。部分詞典将其歸類為成語,強調“信任與責任”的雙向關系。


相關要點


權威來源參考

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完整文獻,可參考《三國志》《南史》等古籍或現代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辨辭秉哲不要朝坐寵谕傳觀串換麤缯單族遁世隱居宮燭分煙狗馬心光訓關攏孤悴汗青合門黃褐侯槲栎戶帳降割藠子颉地颃空浄教蹻履拘墟纜掣欄馬牆雷輪吏理立人旁偻步麥籠滿門抄斬馬首是瞻妙吹秘閣帖螟蜮扭股兒糖旁行斜上偏醒蠯蛤平滑鋪地錢敲拍琦傀企腳碁客晴沙黥首塞咎素士夙宵台曆田歌條痕萬目睽睽午季無名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