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敦然的意思、敦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敦然的解釋

(1).淳厚貌;渾厚貌。 明 何景明 《送蕭文彧分教臨川序》:“君夙有聞於鄉,博學明儀,其量淵然,其行敦然,其堪是任,無疑也。” 清 恽敬 《原命》:“夫氣不有嘔然而和者乎?穆然而肅者乎?其嘔然者,非秩然而序,無以大;其穆然者,非攸然而通,無以久;其序而大,通而久者,不有其敦然者乎?”

(2).粗厚結實貌。 清 唐甄 《潛書·省刑》:“ 山東 習用重刑·杖以巨竹連根為之,長八尺,頭徑六寸,厚五寸,敦然方物也。”

混沌貌。《三國志·魏志·邴原傳》“ 永寧 太僕 東郡 張閣 以簡質聞”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杜恕 《家戒》:“ 張子臺 ,視之似鄙樸人,然其心中不知天地閒何者為美,何者為好,敦然似如陰陽合德者。”

聚攏貌。 宋 王安石 《雜詠》之六:“所以彼行葦,敦然遂其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敦然"是古漢語中較為罕見的副詞性詞組,在《漢語大詞典》中有兩種核心釋義:一作"敦厚貌",二作"猛然、猝然"。該詞由"敦"與"然"複合構成,其中"敦"取厚重、誠懇之本義,"然"為形容詞詞尾,整體呈現古漢語詞法特征。

從詞源學角度考察,《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最早見于《莊子·逍遙遊》"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裡,抟扶搖而上者九萬裡,去以六月息者也"句下晉代郭象注:"夫大鳥一去半歲,至天池而息;小鳥一飛半朝,搶榆枋而止。此比所能則有間矣,其于適性一也。各以得性為至,自盡為極也。向言二蟲殊翼,故所至不同,或翺翔天池,或畢志榆枋。直各稱體而足,不知所以然也。今言鵬之敦然,以六月息,斯亦未測其所以高下者也。"此處"敦然"即作"猛然"解,形容鵬鳥振翅的遽然之态。

清代考據學家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特别指出:"敦字古音通『頓』,故敦然可訓為猝然,此聲轉之例也。"這一音韻學解釋為"敦然"的副詞用法提供了語言學依據。現代學者王力在《古漢語字典》中進一步歸納其使用規律,強調該詞多出現于先秦兩漢典籍,唐宋以後逐漸被"猝然""倏然"等詞替代。

需要特别說明的是,在《康熙字典》卯集·攴部中,"敦"字條下引《增韻》雲:"敦,厚也。又猝也。"此雙重釋義正與"敦然"的兩種詞義相對應,印證了該詞組在古代漢語中的語義複合性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敦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多個層面,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核心含義

  1. 品德高尚、态度端莊
    “敦”指忠誠、誠實,“然”表示正直、莊重,組合後形容人品行淳厚、舉止端正。常用于贊揚道德修養深厚的人。例如,明何景明在《送蕭文彧分教臨川序》中以“其行敦然”描述人物的德行。

二、引申義項

  1. 淳厚、渾厚
    形容性格或氣質質樸厚重。如清恽敬《原命》中用“敦然”描述氣質的深厚與通達。

  2. 粗厚結實
    指物體厚實堅固。例如清唐甄《潛書·省刑》提到山東刑具“敦然方物”,形容竹杖的粗厚。

  3. 混沌、自然質樸
    用于描述未經雕飾的原始狀态。如《三國志》注引杜恕《家戒》中,以“敦然似如陰陽合德”比喻渾然天成的氣質。

  4. 聚攏、茂盛
    王安石《雜詠》中“敦然遂其生”形容植物叢生繁茂的狀态。

三、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潛書》《三國志》等文獻(綜合-9)。

别人正在浏覽...

愛國層冰怅惜纏迫程氣承衛赤松子輿尺宅籌饒純淨觕人道德義務打甚不緊電躍東掩西遮煩憺封策粉綠負日甘豐闳深萑蘭交修介丘箕箙精悍京阙進競浸潤之谮絕對橘丸鍊輪獵纓令尊冒慘面木闵子牧豬奴納隍排家排笮洽驩啓處且住青蝦裙帶關系糅雜賞勸師婆粳獸駭朔氣歎詠天辟鐵笛頭颡吞哀蝸鬥汙濊瞎奶獻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