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敦然的意思、敦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敦然的解释

(1).淳厚貌;浑厚貌。 明 何景明 《送萧文彧分教临川序》:“君夙有闻於乡,博学明仪,其量渊然,其行敦然,其堪是任,无疑也。” 清 恽敬 《原命》:“夫气不有呕然而和者乎?穆然而肃者乎?其呕然者,非秩然而序,无以大;其穆然者,非攸然而通,无以久;其序而大,通而久者,不有其敦然者乎?”

(2).粗厚结实貌。 清 唐甄 《潜书·省刑》:“ 山东 习用重刑·杖以巨竹连根为之,长八尺,头径六寸,厚五寸,敦然方物也。”

混沌貌。《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永寧 太僕 东郡 张阁 以简质闻”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杜恕 《家戒》:“ 张子臺 ,视之似鄙朴人,然其心中不知天地閒何者为美,何者为好,敦然似如阴阳合德者。”

聚拢貌。 宋 王安石 《杂咏》之六:“所以彼行苇,敦然遂其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敦然"是古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副词性词组,在《汉语大词典》中有两种核心释义:一作"敦厚貌",二作"猛然、猝然"。该词由"敦"与"然"复合构成,其中"敦"取厚重、诚恳之本义,"然"为形容词词尾,整体呈现古汉语词法特征。

从词源学角度考察,《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句下晋代郭象注:"夫大鸟一去半岁,至天池而息;小鸟一飞半朝,抢榆枋而止。此比所能则有间矣,其于适性一也。各以得性为至,自尽为极也。向言二虫殊翼,故所至不同,或翱翔天池,或毕志榆枋。直各称体而足,不知所以然也。今言鹏之敦然,以六月息,斯亦未测其所以高下者也。"此处"敦然"即作"猛然"解,形容鹏鸟振翅的遽然之态。

清代考据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特别指出:"敦字古音通『顿』,故敦然可训为猝然,此声转之例也。"这一音韵学解释为"敦然"的副词用法提供了语言学依据。现代学者王力在《古汉语字典》中进一步归纳其使用规律,强调该词多出现于先秦两汉典籍,唐宋以后逐渐被"猝然""倏然"等词替代。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康熙字典》卯集·攴部中,"敦"字条下引《增韵》云:"敦,厚也。又猝也。"此双重释义正与"敦然"的两种词义相对应,印证了该词组在古代汉语中的语义复合性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敦然”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可分为多个层面,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核心含义

  1. 品德高尚、态度端庄
    “敦”指忠诚、诚实,“然”表示正直、庄重,组合后形容人品行淳厚、举止端正。常用于赞扬道德修养深厚的人。例如,明何景明在《送萧文彧分教临川序》中以“其行敦然”描述人物的德行。

二、引申义项

  1. 淳厚、浑厚
    形容性格或气质质朴厚重。如清恽敬《原命》中用“敦然”描述气质的深厚与通达。

  2. 粗厚结实
    指物体厚实坚固。例如清唐甄《潜书·省刑》提到山东刑具“敦然方物”,形容竹杖的粗厚。

  3. 混沌、自然质朴
    用于描述未经雕饰的原始状态。如《三国志》注引杜恕《家戒》中,以“敦然似如阴阳合德”比喻浑然天成的气质。

  4. 聚拢、茂盛
    王安石《杂咏》中“敦然遂其生”形容植物丛生繁茂的状态。

三、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潜书》《三国志》等文献(综合-9)。

别人正在浏览...

班寮包围圈玻璃财神璨然侧直长更吹簸歠菽饮水村女道衣稻云电磁泵淀塞地力断辞杜茎山恶限反败为胜反生香反省愤怒甘渊挂榻牿服豪厘毫毛褐衾厚度后范茧税记挂近因谲说魁礧子郎位老虎班捩柂龙趋鸾跄慢书矛楯美禄媚行幂人迷心秘狱纳木错年头平底足情谊戚疎阙漏上清观水牛溯测檀香填塞退值相濡相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