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署劵的意思、署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署劵的解釋

籤署劵約。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局詐》:“某不過欲抽小數於内兄,於将軍錙銖無所望。言定如幹數,署劵為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署劵”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署劵”指籤署劵約,即通過籤字或蓋章确認契約或文件的有效性。該詞由“署”和“劵”組成:

二、曆史用例

該詞可見于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局詐》,描述雙方約定金額後通過“署劵為信”建立契約關系。

三、現代應用

  1. 官方文件籤署:多用于描述正式文件的籤字蓋章流程。
  2. 契約确認:強調通過籤字形成法律效力的行為。

四、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契約形式或《聊齋志異》相關典故,可參考上述來源中的具體例句。

網絡擴展解釋二

署劵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聿」和「刀」。其中,「聿」是一個獨立的部首,表示寫字;「刀」則是一個常見的部首,代表刀子。 「署劵」這個詞源于古代文書公文的籤署和辦理。在古代,官方文書需要經過重要官員的籤字批準,而署劵則是這個過程的一個專門用語。這個詞具有官方、正式和法律意義,通常表示重要文件的籤署和蓋章。 在繁體字中,「署劵」的寫法一般保持不變。它們分别是「署」和「劵」兩個字。而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署」字通常寫作「聿書之聿」,表示寫字之義;「劵」字在古代寫作「旡刀之刂」,表示刀的形狀。 以下是一些關于「署劵」的例句: 1. 請你盡快籤署這份劵件,以便我們進行下一步的工作計劃。 2. 這是我剛剛從法院拿到的署劵,證明我有權對此事做出決定。 根據「署劵」這個詞的意義,可以組出一些相關詞語,比如: 1. 署名:表示在公文、信件等上面籤署自己的名字。 2. 印劵:表示在印章上蓋章。 「署劵」的近義詞是「批辦」,表示批準并辦理相關事務。而「署劵」的反義詞則是「忽略」,表示對某事不予理睬或不予以重視。 總之,「署劵」是一個具有官方和正式意義的詞語,表示重要文件的籤署和辦理。它的拆分部首是「聿」和「刀」,在繁體字中的寫法保持不變,而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署」字是「聿書之聿」,「劵」字是「旡刀之刂」。這個詞在古代文書中廣泛使用,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法律和行政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