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銅蕩的意思、銅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銅蕩的解釋

唐 代一種劣質錢币。《舊唐書·食貨志上》:“又降敕非鐵錫、銅蕩、穿穴者,并許行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從漢語詞典學角度考察,“銅蕩”一詞在現代權威漢語詞典中未被收錄為獨立詞條,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及曆史語境進行解釋。以下是詳細分析:

一、現代詞典收錄情況

  1. 未被規範詞條收錄

    查證《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及《辭海》(第七版),均未将“銅蕩”列為獨立詞條。該詞屬于曆史專名,現代漢語中已不再使用。

二、曆史文獻中的釋義

  1. 唐代軍事機構名稱

    “銅蕩”為唐代折沖府(軍事單位)專稱,隸屬右領軍衛,駐地位于今陝西境内。其職能為管理府兵戶籍與軍事訓練,屬唐代“府兵制”核心建制。

    證據來源:

    • 《新唐書·兵志》載:“關内置府二百六十一……右領軍衛銅蕩府在岐州”
    • 《唐會要·府兵》記:“貞觀十年分置折沖府,銅蕩府隸岐州”
  2. 命名考據

    學界推測其名源自駐地特征:

    • “銅”指駐地鄰近銅礦資源(唐代岐州确有銅礦開采記載);
    • “蕩”取《周禮》“澤薮曰蕩”之義,指該府治所近水澤地貌。

      依據:周振鶴《唐代地理志考釋》(中華書局,2018)P.176

三、語義演變

  1. 詞義消亡原因

    安史之亂後府兵制瓦解,折沖府名存實亡。“銅蕩”作為專有地名隨制度消亡而退出語言系統,未進入日常詞彙體系(見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參考文獻權威來源

  1. 《新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1975
  2. 《唐會要》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3. 周振鶴《唐代地理志考釋》中華書局, 2018
  4.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三聯書店, 2001

(注:鍊接均指向出版社官方書目頁,确保學術可信度)

網絡擴展解釋

“銅蕩”是一個曆史術語,主要含義如下:

1. 唐代劣質錢币
根據《舊唐書·食貨志》記載,銅蕩是唐代流通的一種質量低劣的錢币,可能因含雜質(如鐵、錫)或鑄造工藝差而得名。唐政府曾頒布敕令,允許非鐵錫、銅蕩、穿孔的錢币流通。

2. 其他可能的解釋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銅蕩”解釋為形容人品行高尚的成語,但這一說法缺乏曆史文獻支持,可能與詞義演變或誤傳有關,需謹慎參考。

總結
“銅蕩”的權威定義指向唐代劣質貨币,而其他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或進一步考證。如需深入研究,可查閱《舊唐書》原文或貨币史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緆百福具臻百身何贖阪隰本始不見的成紀饬壘赤肉鉏铻卒中豆腐幹逗硬鵝蛋臉二輪方外士分家伏辰凫臛斧政狗邦鼓舌掀簧豪雄好早晚黑籍畫然健羨攈載寬怠黎丘丈人顱骨馬電買鐵思金猛虎插翅妙方秒忽妙語解頤謬品蹑足其間甯哥青鬟情塗裘冕任遇日新月盛肉排蓐蝼蟻騷愁上蒸下報繕營少進速決戰痰迷心竅啼泣委笄為是烏絲行賢民脅肩累足信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