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蓐蝼蟻的意思、蓐蝼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蓐蝼蟻的解釋

見“ 蓐蟻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蓐蝼蟻”是一個源自《戰國策·楚策一》的典故,其含義與古代君臣忠義相關。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詞源與出處

該詞最早出現在《戰國策》中,安陵君向楚王表忠心時說道:“願得以身試黃泉,蓐蝼蟻,又何如得此樂而樂之”。其中“蓐”意為鋪墊草席或驅除,“蝼蟻”指蝼蛄和螞蟻,比喻微小的生物。整句話表達安陵君願在楚王死後,以身軀為君王驅趕地下蝼蟻,守護陵墓安甯的忠心。

二、引申含義

  1. 效忠至死不渝
    詞義核心是臣子對君王的絕對忠誠,甚至願意在君王死後繼續效勞于地下。後世以此代指對帝王或主君的赤誠之心。

  2. 典故關聯成語
    與“先驅蝼蟻”同源,均表示“願先死以效忠”的意象。例如《南史》記載王琨用“先驅蝼蟻”表達對舊主逝去的悲痛與未能盡忠的遺憾。

三、詞義辨析

四、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現代已較少使用,但可作為典故引用以強調極緻的忠誠精神。例如:“他誓願蓐蝼蟻以報知遇之恩。”

五、相關成語

總結來看,“蓐蝼蟻”通過驅蟲護陵的具象行為,升華出臣子至死不渝的忠貞精神,體現了古代君臣倫理中的極緻奉獻觀念。

網絡擴展解釋二

蓐蝼蟻:一個神秘的詞彙

蓐蝼蟻是一個漢字詞彙,常常在文學作品和古代典籍中出現。它包含了蓐、蝼、蟻三個部分字。蓐字旁邊是草字頭,下面是錄字旁。蝼字拆分為虍川屮,蟻字可以拆分為蟲也。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來自《莊子·外篇·秋水》:“久而效之,蓐蝼蟻視之,豈不爾思?且夫水,世世代代,無窮也。”蓐蝼蟻在這裡比喻如此微小的生物仍然能夠以自己微薄的力量無窮無盡地延續。

在繁體字中,蓐蝼蟻的寫法保持一緻,沒有什麼變化。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蓐、蝼、蟻三個部分的字形。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蓐字為例,古代寫法在蓐字旁的草字頭上面有一橫,下面有兩點。這種寫法流傳至今,但現代書寫一般已經簡化為隻有一個點。

蓐蝼蟻一詞在古代文學作品中也有廣泛的運用。例如《莊子》中的例句表達了蓐蝼蟻微小卻不絕追求的精神意義。這個詞也常用于比喻那些在艱難環境下仍然奮鬥的人,仿佛他們就是蓐蝼蟻一般。

蓐蝼蟻可以組成其他詞彙,例如蓐乘、蝼蛄等。但由于其自身意義不太常用,組詞也相對較少。

蓐蝼蟻的近義詞可以是蝼蛄,而反義詞則是巨人、巨鳄等意思相反的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