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山的意思、梯山的詳細解釋
梯山的解釋
攀登高山。亦泛指遠涉險阻。《陳書·高祖紀上》:“楛矢素翬,梯山以至;白環玉玦,慕德而臻。” 唐太宗 《幸武功慶善宮》詩:“梯山鹹入款,駕海亦來思。” 宋 蘇轼 《賜于阗國王進奉登位敕書》:“□聞踐祚之新,來緻梯山之貢。”
詞語分解
- 梯的解釋 梯 ī 登高用的器具、設備:梯子。樓梯。木梯。軟梯。電梯。雲梯。階梯。 形狀或作用像梯子的:梯田。梯級。梯形。梯隊(亦泛指工作中層層遞補的力量)。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山的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沖突或戰争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網絡擴展解釋
“梯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不同角度解析,具體如下:
一、基本含義
-
字面解釋
- “梯”指梯田或階梯式結構,“山”指山脈,組合後形容山勢連綿起伏,如階梯般排列的景觀()。
- 也可指在山麓開辟梯田的山體()。
-
動作描述
- 表示攀登險峻高山,需借助繩梯等工具跨越險阻,如“梯山越海”()。
- 引申為遠涉艱險,如《陳書》中“梯山以至”描述長途跋涉()。
二、使用場景與例句
-
自然景觀描寫
- 例:描述桂林山水時,可用“梯山”形容層疊的山巒形态。
-
比喻與文學表達
- 比喻事物連續性或層次感,如“梯山航海”形容克服重重困難()。
- 曆史文獻例句:唐代李世民《幸武功慶善宮》中“梯山鹹入款”,體現疆域遼闊與臣服()。
三、注意區分語境
- 單獨使用時多指山形或攀登;
- 組成成語(如“梯山航海”)時,含義擴展為長途跋涉或曆經艱險()。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成語,可參考上述來源中的擴展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梯山
梯山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彙,多用于描述山坡的形狀。在中國字典中,梯山的部首是木,總共有9畫。
梯山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化,最早可追溯到戰國時期。梯山的意義是山坡上梯級般的形狀,形似台階,因此得名。這個詞彙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用來描述山地地形的特征。
梯山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都是「梯山」。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梯山的形态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古時候的梯山寫作「階山」,隸書或篆字形态下的寫法是「階山」。
以下是梯山的例句:
1. 整片梯山上密集地栽滿了茶樹。
2. 這座村莊坐落在梯山之中,景色十分壯麗。
梯山的相關詞彙:
組詞:梯田、山梯、階梯
近義詞:階地、台地、台階
反義詞:雙峰、連綿、丘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