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山間花木等散發的香氣。 唐 許渾 《贻終南山隱者》詩:“潭冷薜蘿晚,山香松桂秋。” 元 範梈 《寄武夷杜徵君》詩:“旆影岩前見,山香石上聞。” 明 袁宏道 《宿村中》詩:“稻熟家家釀,山香處處詩。”
(2).古代曲名。即《舞山香》。 唐 南卓 《羯鼓錄》:“﹝ 汝陽王 璡 ﹞常戴砑絹帽打曲,上自摘紅槿花一朶,置於帽上笪處。二物皆極滑,久之方安。遂奏《舞山香》一曲,而花不堕落。上大喜,笑賜 璡 金器一廚,因誇曰真 花奴 。” 元 朱6*德潤 《落花》詩:“卻憶當時砑光帽,《山香》一曲淚沾巾。” 清 汪琬 《南池即子美題詩處》詩:“ 董奴 才了《山香》曲, 玉奴 又撥檀槽續。”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山香漢語 快速查詢。
“山香”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可分為以下兩類:
自然香氣
指山間花木散發的香氣,常用于詩詞中描繪自然意境。例如唐代許渾《贻終南山隱者》中“山香松桂秋”,元代範梈《寄武夷杜徵君》中“山香石上聞”等。
古代曲名
即《舞山香》,是唐代羯鼓曲目之一,汝陽王李琎曾演奏此曲。
山香(學名:Hyptis suaveolens)是唇形科植物,具有藥用價值:
如需更完整的植物學描述或古籍文獻例證,可參考漢典、中醫中藥網等來源。
《山香》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指的是山中散發出來的香氣、芳香。這是一種特殊的香味,有時會被人們用來形容山林空氣清新、芬芳馥郁。
《山香》這個詞的第一個字是“山”,它的拆分部首是“山”,由三個筆畫組成;第二個字是“香”,它的拆分部首是“香”,由九個筆畫組成。
《山香》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在古代文人墨客們的詩詞作品中,經常會出現對山林的描寫,而用到《山香》這一詞語來描述山中芬芳的香氣。
《山香》的繁體寫法是「山香」。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時會有一些變化。《山香》這個詞在古時候的寫法為「山芗」,字形中的「香」字曾經寫作「芗」。
1. 登上山頂,可以聞到遠處飄來的山香。
2. 山中的花草樹木散發着濃郁的山香,讓人陶醉。
1. 山芳香:指山中花草樹木散發出來的香氣。
2. 香山:指因山中花香濃郁而得名的山峰。
3. 香煙山谷:形容山谷中的空氣清新、環境宜人。
1. 山花爛漫:指山中花朵盛開的盛景。
2. 山茶香:指山中茶樹散發出來的香氣。
3. 山林芬芳:指山林中充滿了芳香的氣息。
1. 山中惡臭:指山中散發出來的難聞氣味。
2. 山野腥味:指山中充斥着令人不悅的異味。
3. 山上死氣:指山嶺上缺乏生機、充滿寂寞和無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