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鐵杙的意思、鐵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鐵杙的解釋

鐵樁。《六韬·軍用》:“天雨,蓋重車上闆,結枲鉏鋙,廣四尺,長四丈以上,車一具,以鐵杙張之。”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漸江水》:“ 齊 ( 賀齊 )以鐵杙椓山,升出不意,又以白棓擊之。” 楊守敬 纂疏引 趙一清 曰:“杙,音弋,橜也。鐵杙者,取寸鐵如木橜,所以緣而升山也。”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四:“其有城河通舟者,與樹樁木於水上,勿若伏鐵杙於水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鐵杙是由“鐵”和“杙”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鐵制楔形器物。《漢語大詞典》指出,“杙”本指尖銳的木樁,後引申為楔子、樁釘類工具。鐵杙即指以鐵鑄造的此類器物,形制多為長條形,一端尖銳,常用于固定或支撐物體。例如《農政全書》記載“穿土植鐵杙,以系牛馬”,說明其傳統用途與農業設施相關。

從構詞法分析,“鐵”強調材質屬性,突顯其堅固耐用的特性;“杙”則源自《說文解字》中“杙,橜也”的釋義,指代樁橛類工具。二者結合後,詞義聚焦于金屬材質的樁釘工具,與木制“木杙”形成材質對位。明代《天工開物》提及鐵杙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印證了該器物在古代手工業中的實際功能。

該詞在《中國科學技術史·機械卷》中被列為傳統金屬構件類别,其形制演變反映了古代冶鐵技術的發展脈絡。需要注意的是,現代漢語中“鐵杙”已屬罕用詞彙,多出現于古籍文獻及專業研究領域,日常語境中常以“鐵樁”“地釘”等替代詞表述相似器物。

網絡擴展解釋

您查詢的“鐵杙”可能是“鐵矴”的筆誤。根據現有資料,“鐵矴”(tiě dìng)是古代船舶停泊工具,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船停泊時沉入水中穩定船身的鐵制錨定裝置,功能類似現代船錨。元代詩人宋旡在《鲸背吟·抛矴》中描述為“千斤鐵矴繫船頭”。

二、字詞解析

  1. 鐵(tiě):金屬元素,象征堅硬
  2. 矴(dìng):同「碇」,指系船的石墩或金屬塊 組合後特指用鐵制成的船舶固定裝置。

注:若您确實需要查詢「鐵杙」(tiě yì),該詞指鐵制的小木樁類工具,但古典文獻中較少見,建議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進一步考證。

别人正在浏覽...

擺老資格鮑孤雁诐淫逋慝層台查封朝涉成竹在胸趁勢丑類惡物川岡觸目經心詞章摧落倒日豆黃二六時颿颠費捐覆敗伏路幹精高響貴老洪音忽冷忽熱鑒定金額雞豚之息句烈開柙出虎刻翠裁紅孔雀東南飛口含天憲礦藏流離失所龍夷魯飔麥稈蟲内容與形式濃翠歐洩朋工篇葉破冒翹企萋菶容車三宅石蘭十指倉四國絲毫遂隱螳蜋五根遐迩著聞銜膽銜酒瞎子摸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