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跳怒罵的樣子。《西遊記》第六十回:“那女子跳天索地,口中駡道:‘潑魔害殺我也。’”亦作“ 跳天唆地 ”。《醒世姻緣傳》第三三回:“ 狄希陳 到了家裡,跳天唆地,抱怨先生瑣碎,要辭了先生。”
“跳天索地”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形容人因極度憤怒或激動而暴跳、激烈發作的樣子,常帶有怒罵或失控的情緒狀态。
多用于文學描寫或口語中,描述因受刺激(如被欺騙、冤枉)而情緒爆發的情境。例如:
他得知真相後,跳天索地,大罵對方無恥。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行動猛烈、能力超常”,但此解釋較少見,建議以傳統釋義為主。
《跳天索地》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人的志向遠大,行動勇敢無畏。
拆分部首和筆畫:跳(足部的走)天(一)索(屍)地(土)。
來源:《明史·關漢卿傳》中有“老劉一杯酒,跳天索地心粗膽大”一語,意為老劉的胸懷和膽量寬廣無限,而後被引申為一個成語。
繁體:跳天索地(繁體:跳天索地)
古時候寫法:跳(足)天(一)索(屍)地(土)。
例句:他志向遠大,行事勇敢無畏,真是一個跳天索地的人。
組詞:跳蚤、跳水、索取、索引、天地、跳槽。
近義詞:志向遠大、胸懷廣闊、志在四方。
反義詞:迷茫、退縮、膽小怕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