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天山的意思、天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天山的解释

[Tianshan] 亚洲中部大山系,东段在中国新疆中部,西段在中亚。多5000米以上山峰,主峰托木尔峰7439米

详细解释

(1).山名。(1)一名 燕然山 ,即今 蒙古人民********* 境内 杭爱山脉 。 北魏 太延 四年(公元438年) 拓跋焘 击 柔然 ,从 浚稽山 北向 天山 ,即此。(2) 唐 时称 伊州 、 西州 以北一带山脉为 天山 。也称 白山 、 折罗漫山 。 伊州 、今 新疆 哈密县 ; 西州 ,今 *********盆地 一带。参阅《元和郡县志·伊州》《太平寰宇记·伊州》

(2). 亚洲 中部的大山系。横贯 中国 新疆维6*吾尔自治区 中部,西端伸入 苏联 中亚细亚 。全长2500公里,宽250-300公里,为 塔里木 、 准噶尔 两盆地的分界。系由数列东西向的褶皱断块山组成。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天山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天山是亚洲中部重要的山脉体系,横亘于中国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交界处,全长约2500公里,古称“北山”“阴山”。其名称最早见于《山海经》,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天山冬夏有雪,故曰白山”,唐代开始普遍使用“天山”称谓。

从地理特征看,天山由数列东西走向的平行山脉及山间盆地构成,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43米,拥有典型的垂直自然带谱。地质学研究表明,天山形成于古生代地壳运动,现存冰川超过9000条,被誉为“中亚水塔”。

在文化内涵层面,《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承载丝绸之路文明的重要地理标志”,《中国地名大辞典》指出其“既是历代边塞诗的核心意象,也是多民族交融的历史见证”。唐代诗人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更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象征。

生态价值方面,天山201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拥有雪豹、北山羊等特有物种。据《中国国家地理》数据,该区域分布着全球60%的野生苹果基因资源和2000余种高等植物,被称为“生物演化活化石博物馆”。

网络扩展解释

天山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地理与文化概念,其解释可从以下维度展开:

一、地理概况
天山是亚洲中部最大山系,横跨中国(新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全长约2500公里,最宽处超800公里。中国境内部分占四分之三,将新疆分为准噶尔盆地(北)与塔里木盆地(南),形成“两漠夹一山”的独特地貌。主峰托木尔峰海拔7443.8米,另有汗腾格里峰(6995米)、博格达峰(5445米)等著名山峰。其形成源于古生代地壳运动,由海洋沉积岩褶皱抬升而成,包含北天山、中天山、南天山三列山脉及多个盆地。

二、自然特征
天山气候垂直分带明显,雪线北低南高,冰川广布,被称为荒漠中的“湿岛”。水系发达,孕育了伊犁河、楚河等河流。生态系统独特,拥有雪豹、天鹅绒山羊等珍稀物种,是温带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矿产资源丰富,涵盖铁、铜、金等多种金属。

三、人文与历史
天山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见证了张骞、玄奘等历史人物的足迹。多民族(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聚居于此,以牧业和农业为生,其音乐、舞蹈等文化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清代始称“天山”,古称“白山”“雪山”,现为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象征意义
在汉语中,“天山”常比喻巍峨壮丽的山峰或高尚的人品与伟大事业,象征崇高与卓越()。其壮丽景观吸引大量游客,成为登山、徒步的热门目的地()。

参考资料:可进一步查阅中国国家地理、新疆旅游局等权威平台获取详细数据与影像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鏖糟枹端彪蔚比灋冰消勃厉材分猜情搀先朝气勃勃惩膺创稾吹吁登封草跌宕不覊反应式废物利用否结告劳嗝顿歌台鬼伞柜上海烽好是豗頽火墙嫁枣锦缠头吉神机先惏悷猎禁罗嗊曲满腹珠玑梅岭灭絶民冢磨穿铁砚谟诰弄瓦煗气朴廉迁调前番钱三强乞米青徼顷刻却説人天入犯弱酸生驹瘦伶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头谷无是无非下工夫县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