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品概的意思、品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品概的解釋

品格;氣節。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救世歌》:“術藝固須正,品概更宜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品概”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概括為品格與氣節,主要用于形容人的道德修養和處世原則。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構成與含義

  1. 字義拆分:

    • 品:本義指“衆多”,引申為等級、種類、品質等含義,如“人品”“品德”。
    • 概:原指量谷物時刮平鬥斛的器具,後引申為氣度、節操,如“氣概”“概節”。
  2. 合成詞義:

    • 結合兩字,“品概”強調内在品質與外在氣節的統一,常指人在道德、行為上的端正與堅守。

二、出處與用法

  1. 經典引用:

    • 出自太平天國洪秀全《原道救世歌》:“術藝固須正,品概更宜方。”
      此句強調技藝需端正,但品性氣節更應方正,凸顯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2. 使用場景:

    •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描述人物品行,如“他品概高潔,不為利益所動”。

三、現代語境中的延伸


四、權威性補充

根據漢典等工具書,“品”的釋義包含“德行評判”(如“品鑒人品”),而“品概”作為合成詞,可視為對“品”的深化,側重道德層面的整體性評價。


“品概”是一個兼具文學性與道德評價色彩的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強調的品格高度與氣節堅守。

網絡擴展解釋二

品概

《品概》(pǐn gài)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品”和“概”兩個字組成。

“品”的拆分部首為“口”,它含有4個筆畫。而“概”的拆分部首為“木”,它含有11個筆畫。

《品概》一詞的來源并不确定,但可以推測它與古代文化中的“品性”有關。在古代,人們注重品德、修養和道德規範。因此,“品概”可能指的是某個事物的品質、特點或概述。

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由于沒有明确的古代記載,我們無法準确得出古時候漢字寫法。

以下是幾個使用《品概》的例句:

1. 這本書通過作者的筆觸給讀者展示了一個人物形象的品概。

2. 這個報告沒有涵蓋所有細節,隻是給了一個關于研究領域的品概。

3. 老師用一句話概括了整個課程的品概。

幾個類似的詞語包括:“品質”、“特點”、“概述”等。

《品概》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因為它更像是一個描述性的詞語,而不是一個對立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