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奧壤的意思、奧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奧壤的解釋

(1).謂腹地。《晉書·孝武帝紀》:“ 三吳 奧壤,股肱望郡,而水旱併臻,百姓失業。”《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 姑蘇 奧壤,任切關河。” 李善 注:“奧壤,猶奧區也。”

(2).猶沃壤。 唐 陳子昂 《上西蕃邊州安危事》:“ 甘州 諸屯,皆因水利,濁河溉灌,良沃不待天時,四十餘屯,并為奧壤。故每收獲,常不減二十萬。”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三》:“ 嵩明 中環海子,田澤沃美,其西之 邵甸 ,南之 楊林 ,皆奧壤也。” 梁啟超 《覆金山中華會館書》:“吾 粵 錦綉奧壤,尤為各國所垂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奧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典籍釋義及現代用法三個層面進行解析:

  1. 本義:肥沃的土地 “奧”有深、内、幽深難測之意,“壤”指土壤、土地。“奧壤”本義指土壤肥力深厚、適宜耕種的膏腴之地。此義項在古代農書及地理描述中常見,強調土地的内在豐饒屬性。《漢語大詞典》即收錄此義,釋義為“腹地;沃土”。

  2. 引申義:核心腹地或重要區域 由“腹地”之義引申,“奧壤”常指地理位置重要、處于中心或核心的區域。它超越了單純的農業價值,用以形容國家、區域中具有戰略意義、資源豐富或地位關鍵的地帶。例如,《辭源》在解釋時也強調了其“腹地”的含義,常指京畿或要害之地。

  3. 典籍出處與用法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

    • 唐·柳宗元《武功縣丞廳壁記》:“壤奧區會,號稱周服。” 此處“壤奧”即“奧壤”,指武功縣地處關中核心富庶之地。
    • 清·顧炎武《形勢論》:“關中據天下上遊,制六合之命者也,是故奧壤之名歸之。” 這裡明确将關中稱為“奧壤”,突出其作為國家心髒地帶的重要地位。
  4. 現代理解與用法 在現代漢語中,“奧壤”的使用頻率不高,屬于書面語或特定語境(如曆史、地理、文學描述)中的詞彙。其含義主要保留:

    • 肥沃的土地(較少用)。
    • 核心腹地、關鍵區域(更具文學性或曆史感)。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歧義。
  5. 權威性來源參考

    • 《漢語大詞典》:對“奧壤”的權威釋義為“腹地;沃土”。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XXXX.)
    • 《辭源》(修訂本):在解釋相關詞條或曆史地理概念時,常涉及“奧壤”作為腹地、要地的含義。 (來源:商務印書館編輯部. 辭源(修訂本)[M]. 北京:商務印書館,XXXX.)
    • 古代典籍用例:如上述柳宗元、顧炎武的著作,是理解該詞曆史語境和實際應用的重要依據。 (來源:相關古籍點校本或權威文集,如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版本)。

“奧壤”一詞核心含義指肥沃的土地,并由此引申指處于核心、要害位置的腹地或重要區域。其使用具有濃厚的書面語和曆史色彩,理解時需結合具體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奧壤”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指腹地或核心區域

即地理位置重要、處于中心地帶的區域。例如:

2.指肥沃的土地

引申為物産豐饒的沃土。例如:

補充說明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具體用例,可參考《晉書》《徐霞客遊記》等文獻,或查閱漢典等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阿丘百冗敗意辦差鞭笞鸾鳳扁額承破抽付殚謀戮力點剁貂裘餩餩惡虐泛濫廢殘霏煙風標耿結宮寝供直欱納鶴帳花衣角戾解鈴系鈴解體寄靈今代驚慴陵墳靈光殿離親六丁旅吟麻麻糊糊迷齊眼摩壘排擠偏隘樸古皮箱疲怨錢謙益青筐輕鹢三角戀愛商夢懷人聖谟射月唐夷天分笤箕彖定晚爺威脅膴仕饷午向注校明謝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