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陶物的意思、陶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陶物的解釋

謂教化培育,使人成材。《後漢書·黨锢傳序》:“是以聖人導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與,節其所偏,雖情品萬區,質文異數,至於陶物振俗,其道一也。” 李賢 注:“陶,謂陶冶以成之。《管子》曰:‘夫法之制人,猶陶之於埴,冶之於金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陶物”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權威資料進行辨析:

  1. 教化培育的核心含義(主流解釋) 根據《後漢書·黨锢傳序》記載,該詞原指通過教育感化使人成才,類似陶匠塑造黏土的過程。如“陶物振俗”即指通過教化改良社會風氣,這種用法在古代文獻中較為常見。

  2. 陶瓷制品的引申義(較少使用) 部分現代詞典提到該詞可指代陶器,但此釋義在古代文獻中未見明确佐證。可能源于“陶”字本身具有的制陶含義,但需注意這種用法并非主流。

辨析建議:在古文閱讀中遇到該詞時,首先考慮教化培育的釋義,若語境涉及器物制作,再參考陶瓷制品的解釋。查證時可優先參考《後漢書》注本等古籍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陶物

陶物是指由陶土燒制而成的器物,是古代人們生活中常見的日常用品。陶物在中國的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制陶技術之一。

拆分部首和筆畫

陶物的拆分部首是阜(fù),它是“邑”字左右兩邊的部分,表示土地、建築。陶物的總筆畫數為10。

來源

陶物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據考古學研究,陶器開始出現的時間約在公元前9000年左右,最早的陶器是手工捏制而成的。隨着時代的發展,制陶技術逐漸進步,出現了輪盤制陶和胎模制陶等先進的工藝,使得陶器的質量和形态得以提高。

繁體

陶物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陶物」,保留了原詞的意思和形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陶物用的是古文的形式,字形相對簡單。具體而言,陶的字形為「從阜從匕」,物的字形為「勿」,組合起來即為「陶物」。

例句

1. 他收集了許多古代陶物,展示了中國古代制陶的精髓。
2. 這個陶物展覽會吸引了很多陶瓷藝術愛好者前來參觀。

組詞

制陶、陶瓷、瓷器、燒制、胎模、輪盤、捏制

近義詞

陶瓷、瓷器

反義詞

金屬制品、塑料制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