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審問。《太平廣記》卷一二四引《報應錄》:“適見前任 吉州 牧 鐘初 ,荷大鐵枷,著黃布衫,手足械繫,冥司勘非理殺6*人事,款問甚急。”
(2).叩問,打聽。《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 馮京 ﹞正要款問仔細, 金光洞主 起身對 馮相 道:‘敝洞荒涼,無以看玩。’”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款問漢語 快速查詢。
“款問”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kuǎn wèn,其含義根據曆史文獻和權威解釋,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指詳細查問或審訊,常用于司法或嚴肅場合。例如:
指以禮貌或關切的态度詢問、探聽。例如:
詞義演變: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客人對主人的禮貌問候”,但這一用法在古籍中較少見,可能是現代引申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使用場景:
建議參考權威古籍或《漢語大詞典》進一步考證具體語境中的含義。
款問(kuǎn wèn)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對款項的支付和詢問;也指對某件事情或問題的詳細了解和詢問。
款問的部首是欠(qiàn)和口(kǒu),總計10個筆畫。
款問的構成是由“欠”和“口”組成的。欠表示負債、缺少,口表示說話、詢問。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詢問款項的情況。
款問在繁體字中分别寫作欬問。
在古代漢字的演變中,款問的寫法有所變化。後世流傳下來的古文字形包括:欫問、欿問、歀問等。
1. 他來到銀行款問了存款的餘額。
2. 我們應該向老師款問問題,要不明白就問。
詢問(xún wèn):表示向他人提出問題,以獲取相關信息。
問詢、查問、追問
回答、答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