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審問。《太平廣記》卷一二四引《報應錄》:“適見前任 吉州 牧 鐘初 ,荷大鐵枷,著黃布衫,手足械繫,冥司勘非理殺6*人事,款問甚急。”
(2).叩問,打聽。《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 馮京 ﹞正要款問仔細, 金光洞主 起身對 馮相 道:‘敝洞荒涼,無以看玩。’”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款問漢語 快速查詢。
款問是一個具有古典色彩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誠懇地詢問或慰問。該詞由“款”和“問”兩個語素構成:
因此,“款問”強調的是一種帶着真摯關懷态度的詢問或探問行為,常用于描述對他人的關切或禮節性的問候。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或文言語境中,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但在特定書面語或仿古表達中仍可見。
《後漢書·逸民傳·井丹》:記載“(高)彪弟丹,少受業太學……諸公貴人争欲緻之,丹不能謝,辄自逃去。司徒馮翊人鮑恢,與丹同郡,素知名,往候之,丹辄稱疾不見。恢亦款問其故。”此處“款問”指鮑恢誠懇地詢問井丹為何避而不見的緣由。
明清小說中的使用:在《醒世姻緣傳》《三俠五義》等作品中,“款問”常出現在人物對話或叙述中,表示關切地詢問對方情況或事情原委。
“款問”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用詞,其語義功能多被“慰問”“關切地詢問”“探詢”等更通俗的詞語替代。但在研究古代文獻、創作曆史題材作品或追求典雅表達時,該詞仍具價值。其使用需注意語境適配性,避免在現代口語或非正式文本中生硬套用。
主要來源參考: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對“款問”的釋義及書證(上海辭書出版社)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相關詞條解析
- 古籍原文數據庫(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中的用例檢索
“款問”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kuǎn wèn,其含義根據曆史文獻和權威解釋,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指詳細查問或審訊,常用于司法或嚴肅場合。例如:
指以禮貌或關切的态度詢問、探聽。例如:
詞義演變: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客人對主人的禮貌問候”,但這一用法在古籍中較少見,可能是現代引申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使用場景:
建議參考權威古籍或《漢語大詞典》進一步考證具體語境中的含義。
棒子面不差累黍采捕參和察視逞瑞赤寒崇高德政碑頂皮兒恩深似海惡生觥船光明鹽河奔海聚衡鹿驩肰豁啷啷齎貣降壓簡截焦殺介德舊鄉鞠礉匡人覽揆隆谷鳴铙冥神墨癡衲衫牛頭馬面平巾帻錢插青令青翳窮坑龜茲器仗诠旨取事穰穰勞勞人間儒品喪膽銷魂聲頻雙伴兒水廟蜀叟汜人太常妻堂翁逃墨體究網膜煨燼杇墁仙聖銜寃負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