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長日的意思、長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長日的解釋

(1).指夏至。夏至白晝最長,故稱。《禮記·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 鄭玄 注:“此言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孔穎達 疏:“迎長日之至也者,明郊祭用夏正建寅之月,意以二月建卯,春分後日長,今正月建寅,郊祭通而迎此長日之将至。” 北周 庾信 《周圓丘歌》之八:“乘長日,壞蟄戶。” 倪璠 注:“又按《月令》‘仲夏’雲:‘是月也,日長至。’《正義》曰:‘長至者,謂此月之時日長之至極。太史漏刻,夏至晝漏六十五刻,夜漏三十五刻,是日長至也。’”一說指冬至。《孔子家語·郊問》:“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 王肅 注:“ 周 人始以日至之月。冬日至而日長。”參見“ 長至 ”。

(2).漫長的白天。 唐 張固 《幽閑鼓吹》:“ 令狐 相進 李遠 為 杭州 。 宣宗 曰:‘比聞 李遠 詩雲:“長日唯銷一局碁”,豈可以臨郡哉!’” 宋 徐玑 《春日遊張提舉園池》詩:“長日多飛絮,遊人愛緑陰。” 魯迅 《彷徨·示衆》:“聲音已經嘶嗄了,還帶些睡意,如給夏天的長日催眠。”

(3).指整天、終日。 明 陳大聲 《粉蝶兒·富文堂宴賞》套曲:“閑将緑綺彈,靜把《黃庭》註;蘭湯新浴,長日一塵無。” 明 袁宏道 《緻蘭澤雲澤叔》:“身非木石,安能長日折腰俯首,去所好而從所惡。”

(4).平時,經常。 唐 杜甫 《泛江》詩:“長日容杯酒,深江浄綺羅。” 清 吳偉業 《避亂》詩:“長日頻雲亂,臨時信孰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長日"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意涵的複合詞。根據權威詞典解釋,其核心含義可歸納為以下三方面:

一、指白晝時間較長的日子。《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标注其本義為"夏季晝長的時日",如"長日炙烤着麥田"(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這種解釋源于地球公轉引起的晝夜長短變化,北半球夏至前後體現最為明顯。

二、表示時間持續漫長的狀态。《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項時,特别強調其"經久難耐"的引申義,例如在古典文獻中常見"長日無聊"的表述(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這種用法常見于文學作品中,用以烘托人物的心理感受。

三、作為古代曆法術語的特殊用法。《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指出,在《禮記·月令》等典籍裡,"長日"特指冬至節令,取"日漸長"之意(來源:中華書局《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這種特殊用法體現了古人通過物候變化把握季節更替的智慧。

值得注意的是,在《康熙字典》"日部"中,"長日"被拆解為單字釋義:"長"含久遠之意,"日"為太陽運行周期,二字組合産生新的複合詞義(來源:中華書局影印本《康熙字典》)。這種構詞法反映了漢語詞彙的生成規律。

網絡擴展解釋

“長日”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 指夏至
    夏至是北半球白晝最長的一天,因此古代文獻中常用“長日”代指夏至。例如《禮記·郊特牲》記載:“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鄭玄注解釋為迎接夏至的到來。

  2. 漫長的白天
    字面指白天時間較長,如春夏季晝長夜短時的描述。例如古詩中“深江浄綺羅”搭配“長日容杯酒”,表現白晝悠長的意境。

  3. 整天、終日
    引申為全天或持續的時間段。明代袁宏道在書信中寫道“安能長日折腰俯首”,表達不願終日勞碌的感慨。

  4. 平時、經常
    在部分語境中表示日常或慣常狀态。如唐代杜甫詩句“長日容杯酒”,暗含平日飲酒的習慣。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标新創異比居不俟駕長話長烈除幕澹泊頂觸短弧肚喃非意豐屋副餘附衆拱立官情歸倚桂渚豪筆蹇人升天郊祠解菜九宗七祖聚合君子相恪敏狂醉連貫厘改柳條沒精打采迷謬模棱兩可目冥内樣泥金扇農父滂澍鋪排戶憔瘦顉頤缺轶容彩珊珊來遲少雛攝統施爵失真順祀四輕頌酒隨寓而安屯租韋袍烏台使君忤意小亮下洩謝告薤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