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通緘的意思、通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通緘的解釋

通書信。 明 何景明 《贈祖邦》詩:“ 白下 通緘少, 燕都 見面遲。” 楊樹達 《<高等國文法>序例》:“如教者用之講授,發生疑義時,即請直接通緘商榷,敬當一一詳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通緘"是一個較為古雅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現代漢語中的"通信"或"互通書信"相近,但更具書面色彩。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1. 通:本義為貫通、到達,引申為互相往來、交流。
  2. 緘:本義指捆紮器物的繩索,後特指封閉書信或文件(如"緘封"),也指書信本身(如"華緘")。此處取其"書信"之意。

二、詞彙本義與引申義

三、用法與語境

四、與現代詞彙的關系

網絡擴展解釋

“通緘”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ōng jiān,其核心含義為互通書信。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用法與例句

  1. 古文用例:

    • 明代何景明《贈祖邦》詩:“白下通緘少,燕都見面遲。”
      (意為:在南京書信往來少,到北京見面又太遲。)
    • 楊樹達《<高等國文法>序例》:“如教者用之講授,發生疑義時,即請直接通緘商榷。”
      (意為:教學中若有疑問,可通過書信直接讨論。)
  2. 現代延伸:
    可泛指通過文字形式(如信件、郵件)進行溝通,但屬于較文雅的書面表達。


常見混淆


“通緘”是古漢語中關于書信交流的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文學作品或曆史文獻。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挨身骜蹇暴伉倍費玻璃春步屐參學床上施床踔掉搭車戴天大酒膽喪魂消侗戲都子敦默寡言幹渣渣告密閤正乖亂孤傳合成詞皇章翦發髻鬓靜泊拘愞課覈臘劑浪淘淘棱疊立方米留牧露砌邁開馬蹄刀膩滞滞潛計歧阻人文主義山崩地坼上壽少妪生菩薩素概所有主素事條解支劈踢圓绾納武術污塗纖輝舷門限制小祖宗蝦皮撷采謝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