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常古的意思、常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常古的解釋

常法,舊法。《禮記·禮運》:“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謂大假。” 孫希旦 集解:“常古,舊法也。”《韓非子·南面》:“不知治者,必曰:‘無變古,毋易常。’變與不變,聖人不聽,正治而已。然則古之無變,常之毋易,在常古之可與不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常古”為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詞義溯源 “常”本義指恒久不變的規律,《說文解字》釋為“下帬也”,後引申為常規、綱紀。《尚書·周官》載“不學牆面,莅事惟煩”,孔傳注“不學如向牆而立,臨政事必煩”,此處“常”已含永恒法則之意。

二、構詞解析 複合詞“常古”屬偏正結構,由“常”(恒常)修飾“古”(古代),特指亘古不變的典章制度。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強調“五帝懸法象魏,百王用之不改謂之常”,佐證該詞具有曆史傳承性。

三、文獻用例

  1. 《禮記·禮運》載“禮,時為大,順次之,體次之,宜次之,稱次之”,鄭玄注“謂常古所習也”,此處指代世代沿襲的禮制規範。
  2. 班固《白虎通義》言“三綱法天地人,六紀法六合”,将“常古”與天地運行規律相類比,突顯其哲學内涵。

該詞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已不單獨成條,其語義功能被“傳統”“典章”等現代詞彙替代。研究古漢語詞彙演變時,可參考王力《古代漢語》對複合詞發展規律的論述。

網絡擴展解釋

“常古”一詞在漢語中有兩種主要釋義方向,需結合不同文獻來源進行區分:

一、作為成語的釋義

  1. 基本含義
    指曆久彌新、持久穩定的事物或現象。該詞由“常”(恒久不變)和“古”(古老)組合而成,強調事物超越時間限制的特性,如《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中“常古之道,以臨其民”的用法,體現治國理念的延續性。

  2. 延伸内涵
    可用于形容文化傳統、自然規律等具有長期穩定性的存在,例如“天行有常”中的“常”即暗含此意(參考《荀子·天論》)。

二、作為詞語的釋義

  1. 經典文獻中的定義
    在《禮記·禮運》和《韓非子·南面》中,“常古”被解釋為“常法、舊法”,指代需遵循的傳統制度或既定規則。如孫希旦對《禮記》的注解直接将其釋為“舊法”,體現對古制的尊崇。

  2. 構詞解析

    • 常:除“恒常”義外,古義中可指代下裳(《說文解字》)、旗子(《書·君牙》)或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兩尋為一常)。
    • 古:與“今”相對,強調時間縱深,如“古典”“古訓”等用法。

三、使用建議

需根據語境判斷詞義:在引用《左傳》時側重“持久性”,引用《韓非子》時則偏向“傳統法度”。學術寫作中建議标注具體文獻來源以避免歧義。

别人正在浏覽...

挨風緝縫俺每磅紙背債變奏帛诏丑婆子吹風機蕃援漢綱寒膺黃鐵嘩衆取寵見恕件頭齎敕京官警巡疾聲糾帥涓辰镌行崛強空話連篇奎宿苦心人癞皮雷公寮庶林下風韻麻婆豆腐鳴駞配主碰面片酬丕酒品評破瓜千兵萬馬七律青芳秋棘柔握如夢初醒沙嗄舍臉椉韋示愛庶建書術瑣碎推擠土軍下鍋湘江竹翔鸾顯僚消化道下寨亵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