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locate statement
在漢英詞典編纂領域,"定位語句"(Positioning Statement)指為特定詞條提供的、能清晰界定其語義範圍和使用場景的例證或解釋性短語。其核心功能是通過典型語境錨定詞彙含義,解決一詞多義導緻的翻譯歧義問題。根據功能差異可分為三類:
通過典型搭配鎖定詞義邊界。例如"打"在"打文件"(type a document)中定位為"輸入",在"打官司"(file a lawsuit)中定位為"發起法律程式"。此類語句需符合目的語(英語)的慣用表達規則,如《新世紀漢英大詞典》要求例證"反映詞語在真實語境中的語義框架"。
标注詞語的語域特征(如正式/口語)、情感色彩或文化禁忌。如"忽悠"譯為"hoodwink"時需标注<口語,貶義>,避免學習者誤用于正式場合。牛津《漢英詞典》強調此類标注需"基于大規模語料庫的實證分析"。
通過句式結構展示語法功能。例如在"把"字句的譯例中,需包含"把+賓語+動詞+補語"的完整結構(如"把門關上"→shut the door),體現漢語特殊句式的對應轉換規則。參考《現代漢語詞典(漢英雙語版)》的句法标注體系。
權威詞典的定位語句需滿足三重驗證:1)源語(漢語)例證選自經典文獻或國家語委語料庫;2)目标語(英語)譯文經母語專家審訂;3)标注體系符合ISO-1951詞典編纂國際标準。如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的漢英詞典編委會采用"三審三校"機制保障定位準确性。
術語溯源:該概念源于計算詞典學中的"sense demarcation",由詞典學家Sue Atkins于1987年首次系統論述,強調通過語境參數(contextual parameters)實現詞義消歧。
參考文獻實體書刊
“定位語句”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含義,以下是常見的解釋方向:
指在代碼中确定特定功能的執行位置或錯誤來源。例如:
在SQL等查詢語言中,指通過條件篩選目标數據的語句。例如:
WHERE
子句用于定位符合條件的數據行(如 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id=5
);LIMIT
和 OFFSET
可定位到查詢結果中的特定範圍。指在文本中識别特定語義或結構的句子。例如:
泛指在交流或文本中快速找到目标内容。例如:
若需更精準的解釋,請補充具體上下文(如編程語言、應用場景等)。
表情補償的理論殘餘物超聲波焊額前上棘間徑二極管短路故障放線蟲目非常決議案弗裡德曼氏試驗服務率輔助變量勾通光化學地果耳氏纖維貨運貨櫃箱互通鍵加速顔色穩定試驗開啟倒逆眶頂冷凝試驗馬具取長補短瑞典塞口物色味獅齒菊屬實時時鐘分時訴訟案完全流産味覺測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