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輔助變量”是一個跨學科術語,其核心含義與英文“auxiliary variable”對應,指在特定系統、模型或過程中起輔助作用的變量。以下是其詳細解釋與分類:
漢語釋義
指在主要變量之外引入的、用于簡化問題、提高計算效率或增強模型解釋力的附加變量。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387頁。
英文對應詞
來源:《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9版)》,牛津大學出版社,2018年,第112頁。
根據應用領域,輔助變量的作用可分為三類:
數學與統計建模
來源:Robert & Casella, Monte Carlo Statistical Methods, Springer, 2004, p.156.
計算機科學
來源:Cormen et al., 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 MIT Press, 2009, p.17.
工程與控制論
來源:Ogata, Modern Control Engineering, Pearson, 2010, p.89.
領域 | 示例 | 輔助變量作用 |
---|---|---|
數值計算 | 解方程組的疊代算法 | 存儲疊代中間值,确保收斂性 |
機器學習 | EM算法中的隱變量 | 簡化概率模型參數估計 |
硬件描述語言 | Verilog/VHDL中的臨時寄存器 | 暫存電路模塊間的傳輸數據 |
來源:Wasserman, All of Statistics, Springer, 2004, p.291.
詞源補充: “auxiliary” 源自拉丁語 auxilium(幫助),凸顯其“輔助支持”的本質功能。
“輔助變量”是一個多領域術語,其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理解。以下是幾個常見領域的解釋:
統計學與計量經濟學
在統計建模中,輔助變量(Auxiliary Variable)指用于簡化計算或提高估計效率的額外變量。例如:
數值計算與優化
在算法設計中,輔助變量常作為中間變量存儲臨時結果。例如:
工程與控制系統
在動态系統建模中,輔助變量可能指代中間狀态量,用于簡化方程或描述系統行為。例如:
計算機科學
在編程中,輔助變量是臨時存儲數據的工具,如交換兩個變量值時使用的中間變量。
注意事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