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Leontodon
lion
tooth; tine
【醫】 dens; dent-; dentes; denti-; dento-; odont-; odonto-
【醫】 Chrysanthemum L.
獅齒菊屬(學名:Leontodon)是菊科下的一個多年生草本植物屬,其名稱源自希臘語"leon"(獅子)和"odontos"(牙齒),形容其葉片邊緣的鋸齒狀形态類似獅子的牙齒。該屬植物全球約有50種,主要分布于歐洲、亞洲溫帶地區及北非山地,我國新疆、西藏等高海拔區域亦有分布記錄。
從植物形态學角度,獅齒菊屬的典型特征包括:基生葉蓮座狀排列,葉片多為羽狀深裂;頭狀花序單生于直立花莖頂端,舌狀花呈鮮黃色;瘦果具喙,冠毛為羽狀剛毛。其生長習性多表現為耐寒、喜陽光充足的中性至堿性土壤環境。
在傳統藥用領域,該屬部分物種含有多酚類化合物和黃酮苷成分。歐洲藥典記載Leontodon hispidus的根莖曾被用作消化系統調理劑,現代藥理學研究顯示其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活性(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8)。生态價值方面,該屬植物是高山草甸生态系統的關鍵物種,為多種傳粉昆蟲提供蜜源。
分類學上,獅齒菊屬與蒲公英屬(Taraxacum)存在顯著區别:前者瘦果具明顯喙狀突起,冠毛為簡單剛毛而非傘狀結構。分子系統學研究通過ITS序列分析證實了該屬的單系性(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2020)。
獅齒菊屬(學名:Leontodon L.)是菊科下的一個屬,其名稱來源于希臘語“leon”(獅子)和“odontos”(牙齒),可能指該屬植物葉緣的鋸齒狀特征類似獅齒。以下是關于該屬的詳細解釋:
分類地位
隸屬于菊科(Asteraceae),為多年生草本植物。2017年由我國學者趙宏團隊首次在中國境内發現并鑒定,填補了該屬在中國的分布空白。
形态特征
典型菊科植物特征,包括:
地理分布
原主要分布于歐洲、小亞細亞、高加索山脈及波斯地區。2017年在我國浙江舟山群島的文心湖畔發現糙毛獅齒菊(Leontodon hispidus),成為中國新記錄物種。
發現意義
該屬的發現為研究歐亞大陸植物區系遷移路線提供了新證據,同時豐富了我國菊科植物多樣性研究資料。
命名淵源
“獅齒”形象描述葉片形态特征,“菊”體現其所屬科類。英文屬名“Leontodon”直接采用拉丁學名,海詞詞典收錄了該術語的英漢對照翻譯。
建議需要獲取更詳細形态解剖數據或分子系統學研究的讀者,可查閱《植物科學學報》2017年第3期的原始論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