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敵對政策英文解釋翻譯、敵對政策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hostile policy

分詞翻譯:

敵對的英語翻譯:

antagonism; hostility; opposition; rivalry; rupture
【法】 antagonism; rupture

政策的英語翻譯:

policy
【經】 policy

專業解析

敵對政策的定義與特征

“敵對政策”(Hostile Policy)指國家、組織或個人采取的具有對抗性、侵略性或排他性的行動方針,旨在損害他方利益或颠覆其地位。在漢英詞典中,該詞通常對應“hostile policy”或“adversarial policy”,強調主動的對抗意圖而非被動防禦(《牛津英語詞典》,2023)。其核心特征包括:

  1. 對抗性目标:以削弱、遏制或破壞特定對象為主要目的;
  2. 系統性行動:通過政治、經濟、軍事等手段形成連貫策略;
  3. 持續性實施:非臨時性措施,而是長期戰略導向(《韋氏國際詞典》,2022)。

典型應用場景

國際關系中,“敵對政策”常見于以下語境:

權威文獻參考

  1. 《國際關系理論中的敵對政策框架》(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分析敵對政策的形成機制,指出其根源常在于“安全困境”與零和思維(來源:Sage Journals)。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定義“敵對”為“利害沖突不能相容;仇視而對抗”,強調行為主體的對立立場(商務印書館,2016)。

  3. 聯合國憲章第2(4)條

    明确禁止成員國實施威脅他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的敵對行動(來源:聯合國官網)。

影響與後果

長期推行敵對政策可能導緻:

結語

該術語的準确理解需結合具體語境,其法律與道德邊界受國際法約束,實踐中常因權力不對稱産生争議性應用。

網絡擴展解釋

“敵對政策”指國家、政黨或組織針對被視為敵對勢力或對立面所采取的系統性對抗策略或措施,通常涉及法律、軍事、意識形态等領域的壓制或排斥。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核心要素

2.曆史背景與應用場景

3.特點與争議

4.相關概念辨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毛澤東時期的具體案例或國際關系中的典型敵對政策,可參考學術文獻或曆史檔案。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貝爾蒂永測量法出借人段相對編址多道記錄反縮合苷露糖苷過多症過稱橫檔荒唐的交叉發價接觸性闌尾炎禁制勞動的地區分工臨界測試硫代丙酸酯偏置位清除條件氣硬的壤土絨毛狀心包炎銳角三角形色訊原色使用效率雙日志水淬火四氯二氰苯貼花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