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段相對編址英文解釋翻譯、段相對編址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segment relative addressing

分詞翻譯:

段的英語翻譯:

part; passage; sect; section; segment
【計】 segment
【醫】 piece; sectile; segment; segmentum

相對的英語翻譯:

comparatively; face to face; relatively
【醫】 correspondence
【經】 contra

編址的英語翻譯:

【計】 ADDR

專業解析

段相對編址(Segment-Relative Addressing) 是計算機體系結構中的一種内存尋址方式,主要用于早期x86架構處理器(如8086)。其核心原理是将内存劃分為邏輯段(Segment),程式通過段基址(Segment Base Address) 和段内偏移地址(Offset Address) 的組合訪問物理内存。具體而言:

  1. 尋址機制

    物理地址由段寄存器(如CS、DS、SS)存儲的段基址左移4位(即乘以16),加上偏移地址計算得出。公式為:

    $$ text{物理地址} = text{段基址} times 16 + text{偏移地址} $$

    例如,段基址0x1000和偏移0x00FF生成物理地址0x100FF

  2. 漢英術語對照

    • 段(Segment):内存的邏輯分區,對應英文“Segment”。
    • 相對編址(Relative Addressing):指地址計算依賴基址寄存器,英文稱“Relative Addressing”。
    • 段寄存器(Segment Register):存儲段基址的寄存器(如CS、DS)。
  3. 應用場景

    在x86實模式下,程式通過段相對編址突破16位地址總線的限制(最大尋址1MB)。例如:

    • 代碼段(CS) 指向指令地址,數據段(DS) 指向變量存儲位置。
    • 操作系統通過修改段寄存器實現内存隔離與多任務管理。
  4. 技術演進

    現代x86架構已轉向平坦内存模型(Flat Memory Model),使用32位或64位線性地址,段相對編址僅在系統啟動或兼容模式中保留。


參考來源:

  1. Intel® 64 and IA-32 Architectures Software Developer Manuals, Volume 1: Basic Architecture (Chapter 3: Memory Addressing)
  2. Tanenbaum, A. S. Structured Computer Organization (6th ed.), Pearson Education, pp. 520-525.

網絡擴展解釋

"段相對編址"(Segment Relative Addressing)是計算機内存管理中的一種尋址方式。以下從三個方面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程式中的邏輯地址被劃分為多個獨立的段(如代碼段、數據段),每個段以基地址為起點進行相對編址。地址由段基址和段内偏移量組成,例如:線性地址 = 段基址 + 偏移量。

  2. 實現原理

    • 通過段描述符表記錄各段屬性,包含基地址、段限長和訪問權限(如可讀/寫标志)
    • 程式訪問内存時,CPU根據段選擇符從描述符表中取出基地址
    • 實際物理地址 = 段基址寄存器值 + 指令中的偏移地址
  3. 主要作用

    • 實現内存保護:通過段限長檢查防止越界訪問
    • 支持模塊化編程:不同模塊(如函數庫)可獨立編址
    • 方便地址重定位:隻需修改段基址即可整體遷移代碼位置

這種機制在x86架構中廣泛應用,尤其在早期的實模式和保護模式内存管理中起關鍵作用。現代操作系統仍保留段機制,但更多依賴分頁機制進行内存管理。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阿耳斯伯格氏角扁平的并吞不能免除的不正當的損失賠償要求磁緻旋光單分散體系氮化矽薄膜懂事攻擊時間鞏膜脈絡膜炎歸并命令甲基苄胺腱刀甲殼拮抗性共生芥子胺立方代數目前狀況分析迫切的普塞普氏反射羟己酸輕油餾出物褥瘡性潰瘍食管管四氫安定體積質心外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