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讧”的漢英詞典釋義與語境分析
“内讧”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nèi hòng,指團體或組織内部因意見分歧、利益沖突而産生的争鬥或紛争。其核心含義是“内部矛盾激化導緻的集體性對立”,常帶有消極色彩,多用于描述政治、社會或團隊内部的失和狀态。
詞義解析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内讧”指“集團内部因争權奪利等原因而發生的沖突或戰争”。對應的英文翻譯包括internal strife(《牛津漢英詞典》)、infighting(《劍橋漢英詞典》),以及factional conflict(《柯林斯漢英詞典》),均強調群體内部的分裂性矛盾。
語境應用
近義詞對比
文化内涵
儒家文化強調“和為貴”,“内讧”常被用來警示集體協作的重要性,如《論語·季氏》中“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颛臾,而在蕭牆之内”即暗喻内部隱患。
參考資料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
Oxford Chinese Dictionary,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20.
Cambridge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劍橋大學出版社, 2019.
Collins Chinese Dictionary, 哈珀柯林斯出版社, 2021.
《中國政治術語詞典》,外文出版社, 2018.
《經濟學人》中文版企業案例分析, 2023.
《左傳·隱公元年》,中華書局, 2009.
《漢英綜合大辭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5.
《現代漢語同義詞詞典》,語文出版社, 2012.
《論語譯注》,楊伯峻注,中華書局, 2006.
“内讧”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nèi hòng(注意“讧”不讀作“gàng”或“hóng”),指團體或組織内部因争權奪利、意見分歧或利益沖突而引發的争鬥或矛盾。以下是詳細解析:
類别 | 詞彙 | 差異說明 |
---|---|---|
近義詞 | 内耗、内亂、内争 | 均指内部矛盾,但“内耗”更強調資源浪費,“内亂”側重暴力沖突 |
反義詞 | 團結、和平共處 | 強調和諧協作的狀态 |
内讧會導緻組織凝聚力下降、資源浪費及目标偏離,常見于政治團體、企業甚至家庭。例如,曆史上“吳楚之黨内讧”直接削弱了集團實力(參考《李氏三忠事迹書後》)。
如需更多例句或擴展用法,可查看來源網頁。
表演特技标準海水條件币值資産和負債波希鼠李流浸膏采樣周期燦爛錘狀烙鐵單行排齊封裝等速電透分析法電路孔度多栅管讀知幹紡甘塞氏憩室核心化合比例活性污泥互助儲金會矯正器修配者矯正信號接觸帶菌者禁線卡氏菌素可變長字段六便士銀币射程塔蘭氏帆推定的父親外翻平跖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