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mosaic commandments
摩西十誡的漢英釋義與神學解析
摩西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是《聖經·出埃及記》20:2-17與《申命記》5:6-21記載的核心道德律法,由上帝在西奈山通過摩西傳遞給以色列人,構成猶太教與基督教倫理基礎。以下為逐條漢英對照釋義及深層含義解析: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You shall have no other gods before me)
強調獨一神信仰,反對多神崇拜。英語中的“before me”在希伯來原文含“對抗我”之意,體現上帝的主權性(Harold L. Senkbeil, The Care of Souls)。
“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You shall not make for yourself a carved image)
禁止以物質形象替代對無形上帝的敬拜,新教與天主教對此誡命的分段差異源于對圖像神學的不同诠釋。
“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You shall not take the name of the Lord your God in vain)
要求尊重神名的神聖性,涵蓋誓言濫用、亵渎及虛假預言等行為(Wayne Grudem, Systematic Theology)。
“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Remember the Sabbath day, to keep it holy)
安息日(Sabbath)的英語詞根源自希伯來語“Shabbat”,強調休息與神聖時間劃分,基督教多數派系将此原則轉移至主日(Sunday)紀念耶稣複活。
“當孝敬父母”(Honor your father and your mother)
“孝敬”對應的英文“honor”包含尊重、贍養與維護家族倫理紐帶的責任,被視為社會穩定的根基(《以弗所書》6:1-3)。
“不可殺人”(You shall not murder)
希伯來原文“ratsach”特指非法謀殺,不包括戰争或司法處決。此誡命奠定人類生命神聖性的普世原則。
“不可奸淫”(You shall not commit adultery)
維護婚姻忠誠,基督教教義延伸至心靈純淨(《馬太福音》5:27-28),英語“adultery”專指已婚者非法性關系。
“不可偷盜”(You shall not steal)
涵蓋物質財産與無形權益(如知識産權),《以弗所書》4:28進一步要求以勞動獲得正當收益。
“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You shall not bear false witness against your neighbor)
強調司法公正與語言倫理,英語“false witness”常用于法律語境,對應希伯來法的僞證罪。
“不可貪戀人的房屋、妻子、仆婢、牛驢”(You shall not covet)
從行為約束上升至思想管理,“貪戀”(covet)在英文中表示以損害他人為代價的欲望,基督教歸入“原罪”範疇(《羅馬書》7:7)。
神學與社會意義
十誡的“雙闆塊”結構(1-4誡對神,5-10誡對人)體現神權與人權的平衡。猶太教采用《出埃及記》版本,基督教新教沿用此分法,而天主教與路德宗将第10誡分為兩條,調整第2誡位置以符合教理傳統(《天主教教理》2052-2557)。現代法律體系中,十誡的“自然法”原則仍影響西方憲政與倫理觀。
摩西十誡是《聖經》中記載的上帝通過先知摩西向以色列人頒布的十條道德與宗教準則,作為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核心律法。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意義分析:
根據《聖經·出埃及記》和多個權威資料(如、5、10),十誡内容可歸納為以下十條:
宗教意義
十誡被視為上帝與以色列人之間的“神聖契約”,通過遵守誡命,信徒确認與神的特殊關系。前四條聚焦人與神的關系,後六條規範人際倫理。
道德與法律奠基
作為最早的成文律法之一,十誡奠定了西方倫理體系的基礎。例如“不可殺人”“不可偷盜”等條款至今仍是全球法律的核心原則。
社會契約的雙向性
根據猶太教傳統,十誡不僅是神的命令,更隱含平等契約思想:神承諾保護子民,信徒則需遵守誡命;若神毀約,信徒可棄之。
如需進一步了解十誡的曆史背景或具體案例,可參考《聖經·出埃及記》或學術文獻(如、6、10)。
按能力支付教區稅變阻器不受審判大量貨物地區法庭多級安全方針鍍錫鐵皮反電動機用電驿吩乙嗪工作輸出隊列關節贅疣含铵過磷酸鈣化學固化舊腦距離指标錄制速度麥角棒堿貓歐洲美元債券培土淺的牽涉性投射去激勵人口城市集中三進制字母表三脈沖串級删除器實行封鎖擡舉投币口透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