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multilvel security policy
【計】 many stages; multiclass; multistep
safety; security; sureness
【經】 safety
guideline; guiding principle; policy
【經】 guideline
多級安全方針(Multilevel Security Policy) 是指一種強制性的訪問控制機制,用于保護信息系統中的敏感信息。該方針要求根據用戶的安全許可級别(Security Clearance)和數據的安全分類級别(Security Classification),嚴格限制用戶對信息的訪問權限,确保信息僅能被授權用戶訪問,防止未授權洩露或篡改。其核心是強制訪問控制(Mandatory Access Control, MAC),訪問決策由系統安全策略強制實施,而非用戶自主決定。
安全級别(Security Levels)
系統為每個用戶和數據對象分配安全标籤(Security Label),通常包含密級(Classification Level) 和範疇(Category)。
訪問規則
多級安全方針的理論基礎是Bell-LaPadula模型(1973年提出),該模型通過形式化數學方法定義了上述訪問規則,确保信息的機密性。系統通過引用監控器(Reference Monitor) 實時校驗每次訪問請求是否符合安全策略。
根據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 的定義,多級安全是“基于數據敏感性和用戶授權,限制訪問的信息保護機制”(NIST SP 800-53)。國際标準ISO/IEC 15408(Common Criteria) 亦将多級安全列為評估信息系統安全性的核心要求。
由于搜索結果未提供具體網頁鍊接,建議參考以下權威來源獲取完整信息:
- NIST《保護級信息系統安全要求指南》(NIST SP 800-53)
- ISO/IEC 15408:2022《信息技術安全評估通用準則》
- Bell-LaPadula模型原始論文(Bell D.E., LaPadula L.J., "Secure Computer Systems: 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1973)
“多級安全方針”這一表述在權威文件中未直接出現,但結合我國安全生産方針的演變與實施特點,可以理解為安全生産方針在不同層級、不同領域的細化與落實。以下是基于相關政策的綜合解讀:
根據《安全生産法》最新要求,核心方針為“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國家層面
制定《安全生産法》等法規,明确企業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職責(),例如要求企業建立全員安全生産責任制。
行業層面
針對不同行業(如礦山、化工)制定專項安全标準,如《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
企業層面
将方針細化為具體制度,包括:
崗位層面
員工需遵守操作規程,參與隱患排查,實現“人人有責”的安全文化()。
通過分級落實,形成“宏觀政策→行業規範→企業制度→個人行為”的閉環管理,既保持方針的統一性,又兼顧不同層級的靈活性()。
若需了解特定行業或場景下的多級安全方針實施細則,建議參考國家應急管理部發布的行業專項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