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coal grading
coal
【化】 coal
【醫】 anthraco-
classify; grade
【計】 outline
【化】 classification; fractionation
【經】 grading; scale
煤的分級(Coal Classification)是指根據煤的物理性質、化學組成和工藝特性,将其劃分為不同等級的系統化方法。這一分類體系對煤炭開采、貿易及工業應用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主要依據以下核心參數:
固定碳含量(Fixed Carbon Content)
反映煤中有機質的可燃成分比例,隨煤化程度加深而升高。無煙煤固定碳含量最高(>90%),褐煤最低(<60%)。
揮發分産率(Volatile Matter, VM)
指煤在高溫隔絕空氣條件下分解産生的氣體和液體産物占比。煙煤揮發分通常在20%-40%,是區分煤種的關鍵指标(如焦煤VM約18%-30%)。
熱值(Calorific Value)
以兆焦/千克(MJ/kg)或英熱單位/磅(Btu/lb)計量。高位熱值(Gross Calorific Value, GCV)是國際煤炭貿易的核心定價依據,例如動力煤GCV需>23 MJ/kg。
硫分(Sulfur Content)
環保限制性指标,低硫煤(<1%)用于減少SO₂排放。中國動力煤硫分分級标準:特低硫(≤0.5%)、低硫(0.5%-1.0%)、中硫(1.0%-1.5%)。
灰分(Ash Content)
影響燃燒效率與爐渣處理,煉焦煤要求灰分<10%。國際分級中灰分每增加1%,熱值下降約0.2 MJ/kg。
ASTM标準(美國材料試驗協會)
按固定碳與熱值劃分四類:
Anthracite(無煙煤,FC>86%)、Bituminous(煙煤)、Sub-bituminous(次煙煤)、Lignite(褐煤)。
ISO 11760:2005标準
三維分類法,綜合鏡質體反射率(煤化程度)、揮發分、惰質組含量,適用于全球煤炭資源評估。
中國國标(GB/T 15224)
動力煤按熱值分6級(如Qnet,ar≥24 MJ/kg為高熱值煤),煉焦煤按粘結指數分5類(如G>65為強粘結煤)。
權威來源
煤的分級是根據不同标準對煤炭進行分類的過程,主要涉及粒度、灰分、硫分等指标,以滿足工業生産和環保需求。以下是具體分類方式:
粒度分級指根據煤炭顆粒大小進行分類,主要用于篩選加工和工業用途:
灰分是煤燃燒後的殘餘物含量,直接影響燃燒效率和環保性。國家标準(GB/T15224.1-2004)将其分為:
硫分影響燃燒後污染物排放,國家标準(GB/T15224.2-2004)将煤分為:
以上分類标準在煤炭勘探、生産及銷售中廣泛應用,具體分級需參考國家标準文件。如需完整信息,可查閱《GB/T15224》系列标準。
唉托啡奧斯特裡恩氏反應阿希比氏培養基鼻孔壓肌不得繞航彩球狀細球菌沉浸蛇管式換熱器大量感染短期投機買賣帳多突的獨有財産钆镓石榴石型鐵氧體材料告貸工作人員條例獲能度活性線堿性色澱極化電極肌清均勻粒度殼多醣雷馬克氏叢暖衣飽食旁路線人格失常審計員的獨立性實得差異十二指腸幽門狹窄伺服問題同位素稀釋質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