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donated assets
contribute; donate; donation; endow; give; present
【經】 contribute; donation; endowment
assets; capital; substance
【經】 assets; funds; negative debt
捐贈資産(Donated Assets)指個人或機構基于公益目的,将合法擁有的財産無償轉移給受贈方的法律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第二條,其核心特征為無償性、公益性和自願性。在漢英詞典中,"捐贈資産"對應英文術語為"donated assets",《元照英美法詞典》将其定義為"voluntary transfer of property without consideration for public benefit"(無對價且以公共利益為目的的自願財産轉讓)。
從法律屬性看,捐贈資産需滿足三重要件:(1)标的物需為可流通的實物、貨币或知識産權;(2)雙方需籤訂書面協議并在民政部門備案;(3)受贈方應為公益性社會團體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在《IAS 16——不動産、廠房和設備》中規定,捐贈資産應按公允價值入賬,後續計量可選擇成本模式或重估模式。
在財務處理層面,中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5號》要求受贈方将捐贈資産計入"營業外收入",同時區分限定性捐贈與非限定性捐贈進行核算。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ASC 958-605則規定非營利組織需按捐贈承諾實現程度分階段确認收入。
社會影響維度,捐贈資産通過第三次分配促進財富流動。據中國慈善聯合會《2024年度慈善捐贈報告》,企業股權捐贈占比提升至年度捐贈總量的17.3%,其中教育類捐贈占比達41%。世界銀行研究顯示,有效的捐贈資産管理可使社會福利資金使用效率提升22-35%。
捐贈資産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自願無償将合法財産轉讓給公益機構或社會群體的行為,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1. 定義與性質
捐贈資産屬于社會公益行為,涵蓋貨币、實物、股權等多種形式。捐贈後資産所有權轉移至受贈方,捐贈者不參與管理與運營,其核心目的是支持教育、扶貧、環保等非營利性公益事業(《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第三條)。
2. 資産類型
包括但不限于:
3. 法律原則
4. 會計與稅務處理
企業對外捐贈需遵守《企業會計準則》,會計處理上不确認收入,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所得稅方面,符合條件的公益性捐贈可在限額内稅前扣除(需參考具體稅法條款)。
示例:某企業捐贈價值100萬元的醫療設備給公立醫院,需在會計賬務中核銷該資産賬面價值,并确認捐贈支出,同時根據稅法申報稅務抵扣。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全文或相關會計準則文件。
本地站别垂體機能減退性營養不良搭帶粘土達普宋等待多數判決制法律顧問處法律認可非主要的負碳離子給水加熱器格雷漢·斯蒂爾氏雜音彙款人加密機加水旋塞假性黑棘皮症激光打印機肋下神經痛磨擦上的模式靈敏性故障钼酸鋇破涕為笑沙解蛇的食物因素雙重計朔佩爾回彈性聽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