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鼓子的意思、鼓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鼓子的解释

(1). 春秋 时 鼓国 的国君。《国语·晋语九》:“ 中行伯 既克 鼓 ,以 鼓子 苑支 来。” 韦昭 注:“ 苑支 , 鼓子 鳶鞮 也。”

(2).古军中乐器。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旋花》:“其花不作瓣状,如军中所吹鼓子,故有旋花、鼓子之名。”

(3).见“ 鼓子花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鼓子"在汉语词典中具有多重含义,具体释义如下:

  1. 乐器部件 指鼓的主体部分或鼓的底座。《汉语大词典》收录其本义为"鼓的别称",古代文献中常指代鼓身或敲击部位,例如宋代《乐书》记载:"鼓子以木为框,蒙革为面"。

  2. 植物名称 特指旋花科植物"打碗花"的别称,此释义源自《中国植物志》第64卷,该植物因花形似鼓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华北及西北地区,其根茎可入药。

  3. 戏曲术语 在元杂剧和昆曲中,指伴奏乐队中的鼓板组合,《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解释为"以单皮鼓、檀板为核心的小型打击乐组合",如《西厢记》第三折注:"鼓子三通,谓击鼓三遍"。

  4. 方言用法 山西、陕西部分地区将圆形器皿称为"鼓子",《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记载,晋语区至今保留"夜壶鼓子""面鼓子"等民俗词汇,特指腹部隆起的陶制容器。

  5. 古代军械 《武备志》卷九十七载明代"鼓子盔",指顶部凸起如鼓形的头盔,该形制多见于御林军仪仗装备,现存故宫博物院藏有嘉靖年间实物。

参考文献来源: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科学出版社《中国植物志》、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明代茅元仪《武备志》。

网络扩展解释

“鼓子”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种解释:

一、历史人物

指春秋时期鼓国的国君。据《国语·晋语九》记载,晋国将领中行伯攻灭鼓国后,曾将鼓子苑支(即鳶鞮)带回晋国。这一用法多见于先秦文献中。


二、古代乐器

指军中使用的吹奏乐器。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因旋花形状类似军中鼓子,故得名“鼓子花”。其具体形制可能与小型战鼓或号角类乐器相关。


三、植物别称

即“鼓子花”,是旋花科植物的别称。因花朵呈喇叭状,形似军中鼓子而得名,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和药典记载。


扩展应用

  1. 文化表演:如山东“仁风鼓子秧歌”,是传统民间舞蹈形式,常在节日庆典中表演。
  2. 文学体裁:宋代说唱文学“鼓子词”,以鼓伴奏,反复演唱同一曲调,代表作有欧阳修的《采桑子》等。

以上内容综合权威古籍及现代研究,如需进一步探讨某类含义,可提供具体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八字眉备安库避宼裁撝常客抵偿缔垒笃备堕斁恶舌飞音蜂蝶扶颠黼杀雚觔好听黑蛱蝶蹇才江味郊歌襟背井公荆棘律继续开灯看乔良货麻子南歌子奴性偏爱铅条耆德奇崛清贫寡欲清扬七贞九烈然犀容貌戎轸软腭伤春时乖运蹇师氏石罅世用思人树松公特此挑茶斡刺托梦未必然韦昌辉违律无正幰车笑谈戏彩娱亲新炊